中国制造遭遇年关劫:企业接连倒闭潮来袭

Dis

  让国人引以为豪的“Made in china”曾带领中国走在世界前沿,中国制造一度曾是中国经济发展引擎巨擘。而如今,一方面,一些东南亚国家正在中低端制造业上发力,抢夺中国成本优势地位;另一方面,原本在华生产的外资高端制造业回流发达国家,投资优势正在消失,“前后夹击”成为了当前中国制造的无奈现状。对此,有业内人士甚至表示,“中国制造业熬过了2008 ,却熬不过2015?”

  中国制造业构造性改革显现

  春节前夕,知名钟表企业西铁城在华生产基地—西铁城精密(广州)有限公司宣布清算解散,千余名员工被解除劳动合同,限期离厂。公司表示这是总部“构造改革”的全球战略收缩性调整的需要,“终止解散”行为已向相关政府部门报备并得到批复。

  同样在2015年2月,微软计划春节前关停诺基亚东莞工厂,该工厂近期正加快速将生产设备运往越南工厂。同时,位于北京的微软诺基亚工厂也将同步关停。据传闻,此次诺基亚东莞和北京工厂裁员共计9000人。

  事实上,制造业的倒闭潮早已开始。据了解,2014年12月5日,知名手机零部件代工厂苏州联建科技宣布倒闭,随后联建的兄弟公司,位于东莞的万事达公司和联胜公司相继倒闭,三家公司累计员工人数近万人。此外,几乎是同时期,位于苏州的诺基亚手机零部件供应商闳晖科技也宣布关门停产。1月,手机零件制造商东莞市奥思睿德世浦电子科技老板欠债1.35亿元跑路,400员工失业。从事杂牌手机制造的东莞兆信通讯因资金链断裂倒闭,1000多名员工失业,董事长高民自杀。

  业内人士估计,春节前东莞至少上百家大型工厂倒闭或停产。此外,被称为制造业之都,以生产制造眼镜、鞋子、打火机闻名世界的温州,目前正在经历着制造产业空心化,鞋子、打火机等引以为傲的产业正在逐渐失去光环。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目前,松下、日本大金、夏普、TDK均计划进一步推进制造基地回迁日本本土。优衣库、耐克、富士康、船井电机、歌乐、三星等世界知名企业也纷纷在东南亚和印度开设新厂,加快了撤离中国的步伐。

  制作业拖累中国经济指标滑入警惕区域

  数据显示,中国今年1月份的制造业PMI为49.7,与去年12月份的49.6相比几乎持平。截至1月份的三个月平均值为49.8,与截至2014年10月份的三个月平均值50.6以及截至2014年1月份的50.3相比均降幅明显。

  此外,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10.8%。进口和出口增速均逊于预期。1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2.09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10.8%。其中,出口为1.23万亿元,同比下降3.2%。进口为0.86万亿元,同比下降19.7%。贸易顺差3,669亿元,扩大87.5%。进出口双双下跌,且进口跌幅更大,不是国际订单减少可以解释的,只能说,中国经济进入了值得警惕的时期。而制造业倒闭潮与PMI指数低迷,更是佐证。

  2月10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CPI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0.8%;PPI环比下降1.1%,同比下降4.3%。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对媒体表示,从目前的数据看,“我们还没有陷入通缩。”不过,2012年下半年以来PPI持续下降,2015年CPI有可能出现负增长,“我们确实要高度警惕通缩压力。”

  曾几何时,“中国制造”凭借成本低廉等优势,吸引了不少外商投资中国制造业,人口红利也曾一度支撑了中国经济发展。但目前,种种数据表明,“倒闭潮”需要重视,中国经济进入了值得警惕的时期。

  对此,有业内人士悲观预测,更密集更大规模的制造业倒闭潮很可能会在2015年1月至2月中旬爆发。因为在春节前夕,正是企业支付供货商货款及员工工资的高峰期。

  小型化、专业化将成为制造企业发展新特征

  著名品牌战略专家李光斗日前撰文指出,市场是在不断的供给与需求的循环中发展,对制造业也是如此。从供给角度来讲,支撑制造业发展的是劳动、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从需求角度来讲,支撑制造业发展的是投资、消费和净出口拉动。现在制造业出现危机,很大情况就是供给与需求发生了变化。

  在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看来,中国制造的问题在于大而不强。“我们的机床占到世界的产量38%,但是我们高档的数控机床基本得靠进口。我们钢铁产量世界第一,但是港口码头上高吨位起重机的钢丝绳得进口。我们的铝产量是世界第一,但是飞机上用的铝我们得进口。我们给每人每年平均做3套半衣服,但是这么大的出口服装基本上都是贴牌。 ”

  对此,有专家表示,事实上中国制造产业发展了这么多年,大部分仍然停留在产业链的最低端,利润微薄不说,产品技术还跟不上市场发展。国内外有很多的现象表明,制造业企业不肯花资本去转型升级,就得面对倒闭的恶梦。

  压力虽大,但是并不是没有出路。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认为,在新常态的经济态势下,创新才是经济结构改革的动力。据IDC去年预测,制造业互联网化将渗透到企业研发、生产、物流、销售、售后等价值链环节,2015年,制造业互联网化趋势将进一步向产品延伸。此外,工业4.0将成为传统制造企业打造智能工厂的标杆,制造业服务化将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主流趋势,小型化、专业化将成为制造企业发展新特征。

  南京财经大学中国区域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陈志龙此前撰文表示,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和要素成本的全面上升,“中国制造”所面临的危机和挑战是挥之不去的。如何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消除实体经济在体制机制层面与市场经济不匹配的障碍,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定基础,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升级,才能重振中国制造业的雄风。如果处之失当,中国制造业可能面临的空心化危机并非危言耸听。(来源:中国经济网)

————————

  中国制造遭遇年关劫:企业接连倒闭寒流来袭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福蒙蒙

  过去十几年间,中国制造以“Made In China”的标志走到了世界的前沿,而这个冬天,却是寒流不断来袭。

  年关将近,本应喜庆迎接春节的时候,却接连传来制造业大省工厂倒闭的消息:诺基亚将关闭北京和东莞工厂,东莞和苏州两地数家万人制造企业破产倒闭,温州的传统制造业每天都有企业在消亡……

  这集中爆发的制造业倒闭潮,与春节前后正是企业支付供货商货款及员工工资的高峰期不无关系。然而不能否认的是,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中国制造”正在遭遇着空前的危机。

  企业接连倒闭

  “我们工厂有4条生产线,去年下半年开始便停了3条,只留了一条。”一位不愿具名的温州鞋企老板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今年离春节还有一个月时,周围的同行就已经陆续停工了。他预计,春节后会有很多企业不能开工,甚至倒闭。

  “大型企业倒闭牵连更广,一家企业的倒闭牵动着上下游更多企业。”上述鞋企老板表示,制造业已经迎来了真正的“寒冬”,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有更多的中小企业将在寒冬中凋零湮灭。

  “春节前,正是企业支付供货商货款及员工工资的高峰期。”广东顺德一家电器企业老板对本报记者表示,年前倒闭的企业数量可能会很多。人工成本上升过快是他们首要面临的问题,春节后涨薪已经成为默认规定,如果企业盈利并不理想,将很难负担。

  事实上,2014年下半年以来,沿海制造业大省就不断传来企业倒闭的消息。

  2月5日下午,知名钟表企业的在华生产基地——西铁城精密(广州)有限公司清算解散,并和全体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此前,1月10日,有消息称,微软计划春节前关停诺基亚东莞工厂,该工厂近期正加快速度将生产设备运往越南工厂。同时,位于北京的微软诺基亚工厂也将同步关停。

  而在两个月前,先是知名手机零部件代工厂苏州联建科技宣布倒闭,随后联建的兄弟公司,位于东莞的万事达公司和联胜公司也相继倒闭。

  继联建、万事达、联胜之后,手机零件制造商东莞市奥思睿德世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老板欠债1.35亿元跑路,400名员工失业。另外,还有东莞手机制造企业兆信通讯因资金链断裂倒闭,1000多名员工失业,董事长高民自杀。

  以上关厂的企业规模都不小,例如联建科技曾是苹果手机屏幕供应商,辉煌时有员工2万多人,至倒闭前还有3000多名员工;万事达公司和联胜公司两家工厂倒闭时共拥有员工7000人。大型企业尚且如此,小型企业的生存更加艰难。在广东和江浙一带,小型制造企业关厂倒闭的情景更是每天都在上演。

  2015年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比2014年12月下降0.3个百分点,时隔28个月再次跌破荣枯分界线,显示制造业已进入衰退。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2.09万亿元,比2013年同期下降10.8%。其中,出口1.23万亿元,下降3.2%。

  抓住最后一公里

  近期中国制造业面临着一轮又一轮的倒闭潮,这里既有技术赶不上时代、前期投入过多,造成资金链断裂的企业,也有无法忍受人力成本急剧上升,出现歇业关门的企业,更有试图转型升级,但是却没有成功的企业。

  这也许并不是坏事。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就用“无可奈何花落去”来形容加工贸易,他认为加工贸易的历史任务已完成,现在已不合时宜,唯有由低端转向中高端,延伸产业链以及附加值才能适应时代变化。

  “中国制造业以往的廉价成本优势已经丧失。”福耀玻璃[7.04% 资金 研报]董事长曹德旺近日对记者表示,“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地产建设太多,需要大量劳动力,不但挤占了制造业劳动力的市场,而且让用工价格直接上升,资金和物流成本也随之上扬,加之欧美经济下滑减少了外需,又恰逢人民币升值,一下子把实业挤扁了。”

  著名品牌战略专家李光斗近日表示,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中国制造”正在遭遇着空前的危机。中国正经历制造产业空心化,鞋子、打火机等引以为傲的产业正在失去光环。需求要素再不改变,中国制造过不了几年将会消失。未来的中国制造,其内涵应更多体现的是品牌和创新。

  在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看来,中国制造的问题在于大而不强。“我们的机床占到世界的产量38%,但是我们高档的数控机床基本得靠进口;我们钢铁产量世界第一,但是港口码头上高吨位起重机的钢丝绳得进口;我们的铝产量是世界第一,但是飞机上用的铝我们得进口;我们给每人每年平均做3套半衣服,但是这么多的出口服装基本上都是贴牌。”

  姚景源举例说,苹果手机相当一部分是在中国生产,“而我们每生产一部苹果手机,其中49%的利润被美国拿走了。日本拿走了30%多,韩国还拿走了百分之十几,剩下我们中国拿3.63%。”

  随着一家又一家企业的倒闭,中国制造该何去何从?

  实际上,即使小到电饭煲、吹风机等物品,中国制造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财经作家吴晓波最近写的文章《去日本买只马桶盖》引起热议,他在文中提到中国的中产阶层到日本去买电饭煲、吹风机、马桶盖、保温杯、陶瓷菜刀等商品。而这些看起来很普通的商品,为什么要远渡重洋去日本购买?是因为日本的电饭煲能煮出粒粒晶莹的米饭、吹风机能让头发干爽而柔滑,甚至马桶盖都能让人如沐春风。

  在吴晓波看来,“中国制造”所推行的、用“市场换技术”的后发战略已经失效了,只有力求技术上的创新,才能抓住中国制造的最后一公里。

混吃等死
进入老龄化社会,失去人口红利。早就被讨论烂了
snail2008 #2
这么严重?
DOC
不破不立

天下总有散掉的宴席...
流言止于智者
曾几何时,书本上说我国的劳动力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西工稻草人
这算产业升级吗

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标志着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而对待工人农民的态度则可考验这个民族的良心。
DOC
西工稻草人 #6
这算产业升级吗
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总归是要升的。
估计苏州无锡这些地方会被拉下神坛

天下总有散掉的宴席...
流言止于智者
升级换代没跟上,而旧产业被迫淘汰,工人们的工资在上涨,新产业设备没跟上,工人要重新洗牌,看来得阵痛一阵子了。。。。

DOC
Anonymous #8
升级换代没跟上,而旧产业被迫淘汰,工人们的工资在上涨,新产业设备没跟上,工人要重新洗牌,看来得阵痛一阵子了。。。。
工作岗位少了,赋闲的工人多了,工资自然就下去了,让市场调节去吧

天下总有散掉的宴席...
zhy
最低工资是政府规定的,这东西往上调还好,往下调容易出问题,没准美国鬼子又要提血汗工厂了。
DOC #9
工作岗位少了,赋闲的工人多了,工资自然就下去了,让市场调节去吧

很多时候,我们侥幸的绝处逢生;很多时候,希望再现,可是我们已经坠落山崖;希望也许给了我们坚持的理由,绝望却让我们得以重生。
DOC
zhy #10
最低工资是政府规定的,这东西往上调还好,往下调容易出问题,没准美国鬼子又要提血汗工厂了。
对于大多数工厂来说,最低工资没太大关系,工人工资一般都超过最低工资很多了

天下总有散掉的宴席...
ST民工
我所在的行业:
1.行业经过一轮爆炸式增长后,整个行业影响都非常大,先是欧美的同行业企业快速倒闭,然后国内各地的同类型企业开始倒闭;行业爆炸式增长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地方政府在里头的推波助澜;
2.产能过剩所带来的企业倒闭的压力,为了维护企业现金流运转,基本进入饮鸩止渴阶段:有些企业先开始降价出货,然后其他企业陆续跟进,然后所有企业跟进降价,有些甚至把产品卖到成本价以内;然后倒闭了一大批企业,包括国内所谓的行业巨头和明星企业;然后剩余企业的一些特征:
-a)成本和产品控制相对较好的一线企业和二线企业,这些企业基本都是上市企业,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后续基本可以肯定会一直是长期微利乃至成本线上下波动的;但是应收账单会是个很大的考验;
-b)成本较高的一线企业,因为所处地域的关系,作为曾经的所谓的地方明星企业,地方政府一直试图解救,目前来看,窟窿越来越大;
-c)规模较小的三线企业,反正是有活就开工,没订单就休息,资金周转困难,生存压力非常大,指不定哪次没订单后就永远没订单了;甚至出现一个情况,有两家企业本来暂时关停后因为没有周转资金无法启动,结果一家因为来台风发大水淹没设备导致设备损坏,保险公司赔付了大笔资金,靠这笔资金做为再次开工的的启动资金,把能用的设备修补修补,剩余资金作为流动资金;另外一家因为意外火宅得到赔付,再剩余的产线上启动;
3.整个行业都是下游欠上游,上游再欠它的上游;于是出现了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有些上述b性质的企业为了报表好看,不断的再滚雪球,不顾账期和回款往外发货;另一个方向就是有些企业主动放弃了一些客户,保证现金流。
各地最低工资的影响,确实对某些少数岗位会有影响,比如我们单位的保洁员,为了控制成本,相同的工作量,把岗位数量减少了,人数降低了15%左右;
一线的工人,本身的工资是高于最低基本工资很多的,所以调节最低基本工资的影响很少;主要就是工资条内容的变化;
国内人力成本的上升的事实,我们单位一线工人每月的用工成本在5300-5500每人/月;浙江某地;
作为世界工厂,所谓的产业升级经济转型我觉得比较悲观,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的典故我认为是个典型参考。
KHW
不思进取,势必被淘汰,实业危咦
贪婪、浮躁、短视,满眼都是$,时时刻刻想的都是捞钱,这样如何使中华强大?!
混吃等死
国内人力成本的上升的事实,我们单位一线工人每月的用工成本在5300-5500每人/月;浙江某地;
那不是白领蓝领工资差别不大了?
ST民工 #12
我所在的行业: 1.行业经过一轮爆炸式增长后,整个行业影响都非常大,先是欧美的同行业企业快速倒闭,然后国内各地的同类型企业开始倒闭;行业爆炸式增长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地方政府在里头的推波助澜; 2.产能过剩所带来的企业倒闭的压力,为了维护企业现金流运转,基本进入饮鸩止渴阶段:有些企业先开始降价出货,然后其他企业陆续跟进,然后所有企业跟进降价,有些甚至把产品卖到成本价以内;然后倒闭了一大批企业,包括国内所谓的行业巨头和明星企业;然后剩余企业的一些特征: -a)成本和产品控制相对较好的一线企业和二线企业,这些...
zhy
白领和蓝领的差距这么小,这表示国内产业的利润很低,而且在创新、研发等方面的投入很低。而后者恰恰使得产业升级成为伪命题。
混吃等死 #14
国内人力成本的上升的事实,我们单位一线工人每月的用工成本在5300-5500每人/月;浙江某地; 那不是白领蓝领工资差别不大了?

很多时候,我们侥幸的绝处逢生;很多时候,希望再现,可是我们已经坠落山崖;希望也许给了我们坚持的理由,绝望却让我们得以重生。
混吃等死
讨论产业升级没有什么意义,白领蓝领收入差距小这个现象,我觉得这带给中国社会的变革意义恐怕更大。上大学,尤其是二三本乃至大专还有没有意义
zhy #15
白领和蓝领的差距这么小,这表示国内产业的利润很低,而且在创新、研发等方面的投入很低。而后者恰恰使得产业升级成为伪命题。
zhy
这其实是有因果关系在里面的:首先是大学扩招,这是违背二八法则的,必然降低白领、学问在经济上的所得,而反过来影响技术水平的提高,无法实现产业升级,这又促使蓝白领的经济差距进一步缩小。
混吃等死 #16
讨论产业升级没有什么意义,白领蓝领收入差距小这个现象,我觉得这带给中国社会的变革意义恐怕更大。上大学,尤其是二三本乃至大专还有没有意义

很多时候,我们侥幸的绝处逢生;很多时候,希望再现,可是我们已经坠落山崖;希望也许给了我们坚持的理由,绝望却让我们得以重生。
DOC
混吃等死 #16
讨论产业升级没有什么意义,白领蓝领收入差距小这个现象,我觉得这带给中国社会的变革意义恐怕更大。上大学,尤其是二三本乃至大专还有没有意义
差距缩小才是正常的

天下总有散掉的宴席...
DOC
zhy #17
这其实是有因果关系在里面的:首先是大学扩招,这是违背二八法则的,必然降低白领、学问在经济上的所得,而反过来影响技术水平的提高,无法实现产业升级,这又促使蓝白领的经济差距进一步缩小。
没太大关系,如果不扩招,坐办公室干活的白领的学历无非比现在低而已。技校毕业建筑工人,年收入7W,魔都大学毕业坐办公室文员,月薪4K,没啥不合理的。

天下总有散掉的宴席...
ST民工
我们公司的一线工人比行政系统不少员工工资高。
我觉得这是完全合理也是必然的。
我一直搞不清你所说的白领蓝领的具体定义。
混吃等死 #14
国内人力成本的上升的事实,我们单位一线工人每月的用工成本在5300-5500每人/月;浙江某地; 那不是白领蓝领工资差别不大了?
ST民工
我没觉得这与扩招有太多关系。
与产业转型的关系,我也没觉得其中有必然的联系的说。
zhy #17
这其实是有因果关系在里面的:首先是大学扩招,这是违背二八法则的,必然降低白领、学问在经济上的所得,而反过来影响技术水平的提高,无法实现产业升级,这又促使蓝白领的经济差距进一步缩小。
混吃等死
一线工人工资比设计人员高呢?
ST民工 #20
我们公司的一线工人比行政系统不少员工工资高。 我觉得这是完全合理也是必然的。 我一直搞不清你所说的白领蓝领的具体定义。
DOC
混吃等死 #22
一线工人工资比设计人员高呢?
市场价值决定的啊,设计人员觉得工资不多,干嘛不跳槽呢?

天下总有散掉的宴席...
DOC
ST民工 #21
我没觉得这与扩招有太多关系。 与产业转型的关系,我也没觉得其中有必然的联系的说。
是啊,难道说不扩招,就能好转型?制造业就能保持血汗工厂竞争力?体力劳动者就能拿更低的工资?白领就能傲娇?神马逻辑

天下总有散掉的宴席...
混吃等死
问题不是那么简单的,如果只是一线普通工人的工资高,那么中国还是改变不了低层次的制造业命运。如果普通工人工资还是很低,但是技工的工资非常高,甚至高出设计人员一大节,而且技工占的比例非常大,那么中国长期不注重制造工艺的面貌可能会被改写。有一批高水平的技工,才有可能谈产业升级,否则都是扯淡。
小姐身子丫鬟命,凭着小姐身子就想接小姐的活,凭啥呢?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制造业集体倒闭,而不是制造业产业升级。。而刨去工业,中国的农业和第三产业在国际上有多少竞争力呢?在国内又能解决多少就业机会呢?又能给政府提供多少税收呢?
DOC #23
市场价值决定的啊,设计人员觉得工资不多,干嘛不跳槽呢?
DOC
混吃等死 #25
问题不是那么简单的,如果只是一线普通工人的工资高,那么中国还是改变不了低层次的制造业命运。如果普通工人工资还是很低,但是技工的工资非常高,甚至高出设计人员一大节,而且技工占的比例非常大,那么中国长期不注重制造工艺的面貌可能会被改写。有一批高水平的技工,才有可能谈产业升级,否则都是扯淡。
那你的意思应该是目前高技术工人的比例比较低吧?还是说你觉得现在技工的薪水没有普通工人高?

天下总有散掉的宴席...
混吃等死
我的意思是,工人工资高的原因,仅仅只是人口红利的消失造成的。中国的工人目前还是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居多,高水平的技工很少。所以制造业想完成产业升级只能说是一个梦想,基本不可能。
DOC #26
那你的意思应该是目前高技术工人的比例比较低吧?还是说你觉得现在技工的薪水没有普通工人高?
DOC
混吃等死 #27
我的意思是,工人工资高的原因,仅仅只是人口红利的消失造成的。中国的工人目前还是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居多,高水平的技工很少。所以制造业想完成产业升级只能说是一个梦想,基本不可能。
1. 有技术含量的,本来也要不了多少人。设计CPU要几个人?操作一个精密机床,又要几个人?
2. 就算文中说的微软迁移到越南,某某外企迁移到印度,实施情况呢?春节结束了,招工依然难,工资依然不低
3. 内需放在这边,大规模制造业,就东南亚那点儿劳动力和基础设施,搞不定。比如说iphone6,只能放在中国造

天下总有散掉的宴席...
DOC
你们觉得那么杯具,我所看到的是,农民工都对新的智能手机渴求,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很多家庭都在考虑买车(人家买不起奥迪宝马,但是买个代步的比亚迪,还是大有人在的),电商在下沉渠道,努力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城里人去日本扫购马桶盖...消费需求摆在那里,市场在那里,收入在提高,纠结啥呢?

天下总有散掉的宴席...
DOC
另外,我觉得也不用拿失败的外企做例子。日本消费类电子厂商整体完蛋,微软收购了诺基亚手机半死不活,还有那么产业过剩的行业,那些外贸工厂,那么前几年拿了贷款疯狂圈地的作坊...有些人看到了劳动力成本上升,但是我只看到了经济大环境低迷,以及那些公司自己的衰败。
诺基亚手机厂因为衰败,才想到了裁员和迁移工厂,试问:难道是因为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才导致诺基亚手机没落和苹果崛起的么?哈哈哈哈

天下总有散掉的宴席...
混吃等死
你说的这些都存在,但是别忘记一点,BYD貌似在国外卖得比国内便宜呢。。
DOC #29
你们觉得那么杯具,我所看到的是,农民工都对新的智能手机渴求,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很多家庭都在考虑买车(人家买不起奥迪宝马,但是买个代步的比亚迪,还是大有人在的),电商在下沉渠道,努力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城里人去日本扫购马桶盖...消费需求摆在那里,市场在那里,收入在提高,纠结啥呢?
DOC
从这点上,我还想到大连对日软件外包的尴尬。
有个大连的经理同学说现在日币贬值+工资上涨,对日外包做不下去了,年轻人都跑去互联网公司或产品公司拿高薪去鸟。
我说,你们老是想着拿到日本的详细式样书不动脑子填代码,然后来指望年轻人拿低工资,怎么可能不衰败?

天下总有散掉的宴席...
DOC
混吃等死 #31
你说的这些都存在,但是别忘记一点,BYD貌似在国外卖得比国内便宜呢。。
不理解,和咱说的话题有什么逻辑上的关系?

天下总有散掉的宴席...
混吃等死
制造业升级,指的是从制造附加值低的产品向附加值高的升级。比如说原来是组装,那么像日韩厂家一样,升级到制造电子精密元器件。
DOC #28
1. 有技术含量的,本来也要不了多少人。设计CPU要几个人?操作一个精密机床,又要几个人? 2. 就算文中说的微软迁移到越南,某某外企迁移到印度,实施情况呢?春节结束了,招工依然难,工资依然不低 3. 内需放在这边,大规模制造业,就东南亚那点儿劳动力和基础设施,搞不定。比如说iphone6,只能放在中国造
DOC
混吃等死 #34
制造业升级,指的是从制造附加值低的产品向附加值高的升级。比如说原来是组装,那么像日韩厂家一样,升级到制造电子精密元器件。
1.日本消费类电子公司转做电子精密元器件,是被迫的啊被迫的。松下索尼里的高管,对于苹果靠卖产品赚钱,口水流了一地,有啥办法?
2. 资本是逐利的,以前国内连IC设计都搞不定,现在资本进来了,不是也慢慢有了?
3. 20年前,手机基站那是天顶星科技,国内能造不?那时候的有些人比现在更悲观呢

天下总有散掉的宴席...
混吃等死
为什么制造业愿意低价出口而不是内销?国内市场,向来不是制造业的大客户。再怎么挖掘国内需求,都是杯水车薪。
DOC #33
不理解,和咱说的话题有什么逻辑上的关系?
混吃等死
那日本电子巨头们眼馋口水富士康不
DOC #35
1.日本消费类电子公司转做电子精密元器件,是被迫的啊被迫的。松下索尼里的高管,对于苹果靠卖产品赚钱,口水流了一地,有啥办法? 2. 资本是逐利的,以前国内连IC设计都搞不定,现在资本进来了,不是也慢慢有了? 3. 20年前,手机基站那是天顶星科技,国内能造不?那时候的有些人比现在更悲观呢
DOC
混吃等死 #36
为什么制造业愿意低价出口而不是内销?国内市场,向来不是制造业的大客户。再怎么挖掘国内需求,都是杯水车薪。
谁告诉你都愿意低价出口而不是内销?
低价出口是这些企业当年做惯了,以前还能够搞到出口退税。

天下总有散掉的宴席...
DOC
混吃等死 #36
为什么制造业愿意低价出口而不是内销?国内市场,向来不是制造业的大客户。再怎么挖掘国内需求,都是杯水车薪。
哈哈,很遗憾啊,是个企业都知道中国是大市场,iphone6在中国卖了多少台呀?
吃什么变什么,很多公司吃惯了出口,很难转型,这个过程是阵痛的,没办法。 举个例子:小米看到了这个市场,嗯,成了巨头。

天下总有散掉的宴席...
混吃等死
不是的,国内的企业都是看需下单的,不会一次下太多的单。指望国内企业的单,早都饿死一圈了
DOC #38
谁告诉你都愿意低价出口而不是内销? 低价出口是这些企业当年做惯了,以前还能够搞到出口退税。
混吃等死
没有国外订单,养不起这么多代工厂。小米的单对他们来说,只能算牙签肉。。反过来,这些代工厂倒了,小米的成本也会骤然提高。或者说,小米不可能为了支持国产而选择高价的国内代工厂。
DOC #39
哈哈,很遗憾啊,是个企业都知道中国是大市场,iphone6在中国卖了多少台呀? 吃什么变什么,很多公司吃惯了出口,很难转型,这个过程是阵痛的,没办法。 举个例子:小米看到了这个市场,嗯,成了巨头。
DOC
混吃等死 #37
那日本电子巨头们眼馋口水富士康不
是不是眼馋富士康不知道,但是肯定眼馋人家产品卖得好的,尤其在中国卖得好的。
还是这句话,你看不起中国市场,大有人看得起。

天下总有散掉的宴席...
DOC
混吃等死 #41
没有国外订单,养不起这么多代工厂。小米的单对他们来说,只能算牙签肉。。反过来,这些代工厂倒了,小米的成本也会骤然提高。或者说,小米不可能为了支持国产而选择高价的国内代工厂。
天哪,小米居然只是牙签肉??某国际巨头集团移动终端公司的总监,可以哭晕在厕所了。
看来我平时接触的那些人,层次显然不够

天下总有散掉的宴席...
DOC
混吃等死 #41
没有国外订单,养不起这么多代工厂。小米的单对他们来说,只能算牙签肉。。反过来,这些代工厂倒了,小米的成本也会骤然提高。或者说,小米不可能为了支持国产而选择高价的国内代工厂。
哈哈,供应链这东西,不是东南亚本地的厂子能搞定的。你可别小看了。
也许又要说到印度了?等他们那边高中学历普及了再谈大规模电子产品代工吧。

天下总有散掉的宴席...
混吃等死
苍蝇再小也是肉呀
DOC #43
天哪,小米居然只是牙签肉??某国际巨头集团移动终端公司的总监,可以哭晕在厕所了。 看来我平时接触的那些人,层次显然不够
DOC
混吃等死 #40
不是的,国内的企业都是看需下单的,不会一次下太多的单。指望国内企业的单,早都饿死一圈了
市场自会调节,资本自会逐利。本来就应该交给市场。

天下总有散掉的宴席...
混吃等死
小米的副总裁雨果日前对外表示,小米和富士康正在协商关于在印度和巴西生产手机的事宜。同时他还表示,小米甚至会考虑在印度尼西亚生产智能机。
英业达(2356)董事长李诗钦昨(14)日透露,子公司英华达将配合主要客户小米展开海外设厂计划,今年可望在印度设立新厂房,全力满足客户需求
DOC #44
哈哈,供应链这东西,不是东南亚本地的厂子能搞定的。你可别小看了。 也许又要说到印度了?等他们那边高中学历普及了再谈大规模电子产品代工吧。
铁匠
我觉得国内的市场一直很大,国产货卖的不好,是因为自身的品质和口碑有问题。好多人出国去扫货,看到made in china的东西一样会扫回来的。
如果这次阵痛能转型好,那中国品牌的价值应该会有很大的提升。

??? ????? ??
DOC
混吃等死 #47
小米的副总裁雨果日前对外表示,小米和富士康正在协商关于在印度和巴西生产手机的事宜。同时他还表示,小米甚至会考虑在印度尼西亚生产智能机。 英业达(2356)董事长李诗钦昨(14)日透露,子公司英华达将配合主要客户小米展开海外设厂计划,今年可望在印度设立新厂房,全力满足客户需求
对呀,太好卖了,国内的产能都不够了呀。你看吧,人家重视了中国市场,用了新思维新方式,日子过得好呀,哈哈

天下总有散掉的宴席...
混吃等死
晕死,海外设厂不是因为国内成本高,而是因为国内产能不够。。
DOC #49
对呀,太好卖了,国内的产能都不够了呀。你看吧,人家重视了中国市场,用了新思维新方式,日子过得好呀,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