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吃心儿女念长安,少年时光足风流。 白日撸串须纵酒,青春做伴好吃肉。

爱喜

以下是最近闲笔在豆瓣写的小文。毕业离开西安八年了,还是会经常怀念西安的吃。


把全文都贴过来了。请小伙伴们拨冗去点击一下我的文章链接,也欢迎看看全系列,是我的美食专栏。特别欢迎订阅和点赞,我也没啥目的,Just do it for fun~


http://read.douban.com/reader/column/1415484/chapt...


 


————————————————————————————————


 


大概我这辈子吃面条最密集的时光,就是在西安读书的四年。在我印象中,秦晋两籍的人民,基本可以顿顿吃面。而我那段时间也可以做到一日三餐之中至少有一餐是面。作为一个自小主食为米饭的东北人,能如此频率的吃面而不腻,当然是因为西安的面好吃而花样繁多。

在我看来,西安的面,融汇了中西部几个省市的精华。就以我常吃的那些家面馆为例,大盘鸡拌的那个拉条子,来自新疆。学校里清真牛肉面,与兰州马子路牛肉面同源。学校东门口的王二羊肉面,应当是是来自河南的羊肉烩面。对丰富面食界最有贡献的还是山西,扁豆焖面家常却有滋味有油水;蘸水面粗长如裤带,两根管饱;铁蛋刀削面如同杂技,大师傅手托面团,削下的面条隔空飞翔一米落入沸水锅,据说还有头顶着面团双手交替削的,就可称得上“神乎其技”了。陕西本土也有岐山哨子面,biangbiang面等可圈可点的面食。这些面,我每周都会轮流翻牌宠幸。

大学时代的女生,不乏有一些从伙食费里省出钱买裙子高跟鞋化妆品的姑娘,顺便还能减肥。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青春期来得晚,从小被我妈批评“数着饭粒吃饭”的我,却在大学期间迎来了食欲爆发期。那会儿每天都饥肠辘辘的,每顿饭都吃的超级有幸福感,我们宿舍的人常“夸”我吃饭香。我经常很凶残在食堂肉档的买三两肘子,再打三两米饭,拿回宿舍都折在一个饭盒里,油光锃亮的拌在一起,三下五除二扫光。半夜上床就寝前,“吃还是不吃”永远是个拷问灵魂的问题,这时如果室友在打开水的路上拿回来两根炸串,或者有谁泡了一碗泡面,或者哪怕只是听到撕开食品包装袋的声音,就会觉得定力溃散,馋虫终于大败了周公,必须从床上蹦起来吃夜宵了。我必须说,我这么能吃是有背景的,那就是我们住的宿舍居然没有供暖。要知道,西安冬天是要飘鹅毛大雪的,民居一般都有暖气,学校也许是押宝在年轻人火力壮吧……根据能量守衡定律,能量绝不可能凭空产生,只能靠外界摄入了——吃,才能抗寒,才能度过漫漫长夜,才能树立正面的人生观,才能在每天早晨有勇气钻出被窝去操场上跑圈签到……

幸运的是,我的食欲大爆发阶段,物价还没有通胀到令人乍舌的程度,在西安真的可以说三块钱管饱,五块钱吃好。当时魏家凉皮还是街边塑料棚,一块五一份凉皮,三块钱可以买小份的铁蛋刀削面,王二羊肉面两块五,回民烤肉刚涨到一毛钱一串,肉夹馍两块,蛋夹馍一块五。更幸运的是,在每顿能吃一大海碗面的时光,我居然也没吃成胖子。

跟男朋友刚认识时,我请他吃的第一顿饭是白庙村小巷子里的盖浇饭。叫做“盖浇饭”,但跟日本的丼不一样,菜是一盘盘端上来的,饭的规矩是免费无限量。考虑到他不能吃辣,当时点了鱼香烘蛋、花白回锅肉、椒盐蘑菇,两瓶冰峰汽水。说起来,我觉得西安的面是西部加中部的融合,西安的炒菜则受川湘风味影响较大,小炒麻辣入味下饭。而这位男同学是个正经书呆子,以前只知道主街上有饭店,居然不知道深巷里还有饭馆。我于是一边筷子不停地跟他抢回锅肉,一边把白庙村和边家村的小饭馆如数家珍的介绍了一遍。他立刻摆出崇拜脸和星星眼,表示要下次带着好基友一起去吃(居然不是请我)。那一顿,我俩轮流次第的添了好几回饭,吃到十二分饱。又过了几个月,我俩成了男女朋友,从此世上多了一对很好的饭搭子。

每次约会,我在宿舍打扮好,一阵香风卷出门跟男朋友在宿舍门口老树下会和,然后就手拉着手拐进小巷子去觅食了。当时西安很流行“麻辣烫”,也就是成都的“串串香”,边家村上有一排店“七里香”“八里红”……行情是:荤素两角,油碗(蘸酱)五毛。我是开心也要吃麻辣烫,不开心也要吃麻辣烫。最喜欢涮的是燕饺、毛肚、魔芋和生菜。西安的麻辣烫,油碗儿默认是调稀的芝麻酱,浓香顺滑,特别搭配微苦的生菜和没滋味却有嚼口的魔芋。也许先入为主,后来在成都吃到纯芝麻油蒜泥的油碗,觉得不如芝麻酱。苍蝇小店里,有多卫生那是不能指望了,所幸所有的东西都在锅里煮熟了,也没吃出肠胃炎来。

不过有一次,我们居然在麻辣烫店里遇到火灾!当时麻辣烫的火锅都是烧液化气的,大概是一个火锅有点漏气,遇到明火就燃烧起来了。忽然有一个人喊:会爆炸!大家于是一哄而逃,男朋友一手拽起我,一手拽起我的包,就往门口奔去。我就表现的太有出息了,临跑前还眼疾手快从桌上抓起一包纸巾——刚五毛钱买的。然后我们一路狂奔出好几百米,隔着马路也没见到火势变大。刚才吃了半饱,于是俩人又从边家村顺势拐到学校东门外,去“伟伟烤肉”吃了一把烤筋,还叫了一瓶九度啤酒对饮压惊。那家麻辣烫店遭遇火灾,却没有变旺变火,反而一蹶不振,不久就倒闭掉了。

在西安,烤肉也是我们常吃的东西。学校东门外有回民烤肉和新疆烤肉,是各擅胜场。回民烤肉通常烤的比较干,顶端一块油脂几乎碳化,焦香四溢。烤肉架子一般就安在店门口,临街烤着,香飘十里。一批烤肉烤出来,由回民跑堂拿着一大把几百串,底下垫着一摞盘子,挨个桌的问要不要。如果你要,他就从一摞铁盘子中放下一个,在一大把烤肉中给你分出一把。你可以嘴里叫着“太多了”“再来点”调节数量。这家店的跑堂,感觉都是十二三岁的童工,带着小白帽穿着小白褂,做生意都很娴熟。烤肉店比较好吃的除了烤肉,还有涮牛肚,也是一串串的,只不过烤肉是铁签子,牛肚是竹签子。牛肚是烫熟的,再调以稀薄的芝麻酱汁,也是挨个桌儿的“卸货”——在你盘子里放一把牛肚,再倾倒一些酱汁。搭配着烤肉和涮肚的,自然不能缺少西安本地的汉斯九度啤酒。如果当时不饿,可以要两碗鸡蛋醪糟,如果觉得必须吃点主食不可,可以点一份酸菜炒米。酸菜炒米,就是用切碎的东北酸菜炒饭,可分为酸菜肉炒米、酸菜蛋炒米,加辣或者不加。回民街上有个专门卖酸菜炒米的店,叫“红红酸菜炒米”,生意很好。我俩常在伟伟烤肉一吃一百串,所费也不过十几元钱。

新疆维族烤肉店则是另一番光景,那家店叫“阿布都”。烤肉的工艺和回民烤肉不大一样,比较块大湿润,有一种类似咖喱的黄色调料,可能是姜黄汁。店里同时还卖羊排、羊蹄、烤馕什么的。烤馕真是酥脆有麦香,撕成块浸汤,或者烤馕夹肉,口味皆美。这家店里的维族人长得都高眉深目,汉语不怎么好,停留在造句没有语法,往外蹦单词的水平。半夜客人少时,他们还要拿出冬不拉一起弹唱一番。他们很能生孩子,记忆中他家每年都有新生儿,孩子长大一点就送回老家,他们还在这里卖烤肉、弹琴唱歌、继续造人。

在烤肉店结账时,需要叫跑堂过来,数签子、数碗、数酒瓶,算钱。伟伟烤肉店的跑堂,往往会趁你不注意多算签子,一群人吃出几百上千串的签子,多算个几十根也很难发现。不过我有个常在一起吃喝的同学是湖北佬,比我们其余几个人都精明强干,对方数签子时他拿余光瞟着,就知道人家多算了多少。阿布都店则不会多算签子,可能他们的肉串大签子少,也不好蒙混。

如果想改善一下生活,我们就会去吃鱼。当时学校南门外不远处,有两个店专门做鱼。西安在内陆,本地菜系没有海鱼,青草鲢鳙和鲶鱼,都个大脂厚,适合肢解成块,重口味烧制。我们常去吃的是塘坝鱼和大蒜烧鲶鱼。西安有蛮多塘坝鱼的店,塘坝鱼在我看来就是用大盘鸡的烧法烧鱼块,里面的配菜有辣椒、芹菜段、魔芋块等。大蒜烧鲶鱼是用烧猪肉的方法在烧鱼,也很肥美管饱。所以,西安本地菜里做鱼,基本是用自己熟悉的烹调手段在制作自己不当行的食材,也竟自成一格。

我和我的饭搭子一起吃喝完毕,散步消消食,一个约会就这么惠而不费的结束了。然后他送我回到宿舍楼下,俩人缱绻一番,他去上自习,我回宿舍敷着面膜看闲书。记忆中在学校恋爱的三年,我俩就看过一场电影,还是别人送的票。但是,交往之中虽然没有什么dramatic的情节,却也无损记忆的romantic。

赞曰:
吃心儿女念长安,少年时光足风流。
白日撸串须纵酒,青春做伴好吃肉。

LPD LPH
哇哇哇,吃货要前排来赞~~~

O(∩_∩)O~
宝玉
这能勾起好多美好回忆!毕业后老婆和我又回西安好多次,不过渐渐的在西大街以前常吃的馆子少了,味道和感觉也慢慢变了……

早睡早起身体好!
LPD LPH
大下午的好不啦~\(≧▽≦)/~
小胡 #5
大早上看得我口水流了一键盘……

O(∩_∩)O~
混吃等死
回民街的应该不会变吧,西大街本来就是购物的地方么
宝玉 #4
这能勾起好多美好回忆!毕业后老婆和我又回西安好多次,不过渐渐的在西大街以前常吃的馆子少了,味道和感觉也慢慢变了……
爱喜
BBQ吃起来啊~
小胡 #5
大早上看得我口水流了一键盘……
宝玉
我们以前常去的红红炒米(后来改名伟伟炒米)没了!
多了好多biangbiang面
混吃等死 #7
回民街的应该不会变吧,西大街本来就是购物的地方么

早睡早起身体好!
yatou
铁蛋刀削、友谊川菜、魏家凉皮……,学校菜市场的擀面皮我吃了7年~~

一个人走走停停,静看人来人往,花开花谢……
爱喜
神马?红红炒米和伟伟烤肉合体了?
宝玉 #11
我们以前常去的红红炒米(后来改名伟伟炒米)没了! 多了好多biangbiang面
英汉小字典
原来那个时候铁蛋那么便宜啊,从08年来西安,隔三差五吃铁蛋到现在,一路从五六块涨到十来块
爱喜
应该算是刚立秋吧。。。过的有点糊涂。
小胡 #18
刚想起来,你们是夏天啊!!!!!
小胡
四季如夏的地方……
爱喜 #19
应该算是刚立秋吧。。。过的有点糊涂。
qusheng
看了楼主很多文章,我和楼主是老乡兼校友,不知道你是葫芦岛哪个部队院子里长大的,我小时候也是在葫芦岛的部队留守处长大的孩子,和楼主有很多共同的经历!哈哈哈,都是吃货哦!
爱喜 #1
以下是最近闲笔在豆瓣写的小文。毕业离开西安八年了,还是会经常怀念西安的吃。 把全文都贴过来了。请小伙伴们拨冗去点击一下我的文章链接,也欢迎看看全系列,是我的美食专栏。特别欢迎订阅和点赞,我也没啥目的,Just do it for fun~ http://read.douban.com/reader/column/1415484/chapt... ———————————&mdas...
爱喜
我家在6号。父母在4号上班。作为部队子弟你一定知道是啥地儿了:)
留守处是什么地方我却不知道。
qusheng #21
看了楼主很多文章,我和楼主是老乡兼校友,不知道你是葫芦岛哪个部队院子里长大的,我小时候也是在葫芦岛的部队留守处长大的孩子,和楼主有很多共同的经历!哈哈哈,都是吃货哦!
qusheng
哦 你家是海军吧!我家是空军。我爸原来在绥中那边,后来调回沈阳了。碰到老乡真的太兴奋了,我是零四年入学的,三院的。
爱喜 #22
我家在6号。父母在4号上班。作为部队子弟你一定知道是啥地儿了:) 留守处是什么地方我却不知道。
骚年累了

这么个吃货才88斤。。。。。。。。。。


爱一座城市,我想,大概是因为,在这座城市里曾经有你在意的人,以及发生在你们之间的那些故事;抑或仅仅是因为,你在这座城市停留过四年。
爱喜
这才有资格做吃货啊
骚年累了 #24
这么个吃货才88斤。。。。。。。。。。
骚年累了
得意之态溢于言表啊~~
爱喜 #25
这才有资格做吃货啊

爱一座城市,我想,大概是因为,在这座城市里曾经有你在意的人,以及发生在你们之间的那些故事;抑或仅仅是因为,你在这座城市停留过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