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点赞:长江学者开评,杰青回避!

额贼

今天,看到最新出台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选推荐工作的通知》,其中一条让我颇为吃惊:

从2019年起,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并在资助期内的人选,将不再纳入支持之列!

喊了这么久的帽子工程治理,终于走出了实质性的一小步。

2016年3月,在“知识分子”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人才“帽子”满天飞 ,乱了人心误了青春》引发了大讨论,也引起高校和科研院所很多教授学者强烈的共鸣,帽子已经成为知识分子不可承受之重。

据统计,我国各级各类的创新人才计划近百个,千百万、长江黄河、黄山泰山……可以说吉祥的数字名词、知名的大山河川,都被用作我国人才帽子的名字了,蔚为大观,蔚为壮观。

但是,这些帽子正如这些阔大的数字、沉重的山河,压得很多科研工作者抬不起头来!

越演越烈的帽子争抢斗争,让很多高校和科研院所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争去抢人才帽子,抢不到帽子就直接抢人,造成人才畸形流动,以致于扰乱正常的学术生态。

随着帽子战争的白热化,一些人才计划异化成学术腐败滋生的温床,变成拼关系、拼人脉,很多科研人员不得不耗费大量的宝贵时间和精力,去应付他们并不擅长的各种公关,加剧了学术界的浮躁学风。

不仅如此,这些人才计划种类繁复,名目繁多,五花八门。

不同的主管部门,不同的评选层级,架床叠屋,学者们评帽子的过程就跟升级打怪一样,学校的、地方的、省部级的、国家的,要一级级往上打,生命不息,打怪不止。

同一个级别的,也有各种门类的人才称号,重复交错。于是就有了评了基金网的杰青,又不得不去参评教育部的“长江学者”。

有些学者为了评这些称号疲于奔命,不是在评审就是在去评审的路上,宝贵的科研时间浪费在反反复复写各种评选本子上,而只能在晚上或者假日里加班做自己的科研,实在是劳命伤财,而这些,未必是这些学者本心所愿的,有很多是被所在的单位催着、逼着去做的。

因为,拥有多少顶帽子,也是一个单位的面子,是领导的政绩。为了这个政绩,他们是可以让能干的驴一直在磨上的,怎么会去关心能干的驴也会累呢?

现在,杰青终于可以不用去评长江学者了!

估计,有某些已经是杰青的老师心里长长吐出了一口气,终于可以歇一歇了!

且不说作为杰青去参评长江学者,又要写多少资料,评审多长时间,这都是所有参评的学者都必须承受的成本,而作为已经是杰青的那些教授,要承受来自单位和领导更大的期望,期望就是压力,万一评不上,自己觉得丢人不丢人另说,仅是学院、学校各级领导的压力就让人很难承受!

我们都只看到拿到帽子的人获得的鲜花和掌声,春风得意马蹄疾,谁又能看到争抢帽子过程中他们的痛苦和没有得到帽子的人的心酸呢?

若已经是杰青,折戟在申报长江学者的路上,其中的失意和惆怅,应该更是难以言表吧?

本来杰青和长江学者,两者的帽子分量,所彰显的学术水平就是不分伯仲的,何必非要戴两顶差不多的帽子呢?

其实,对于优秀的人才,适当给予一些荣誉称号,是有良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的。

比如在武侠小说里,都讲究一个江湖排名,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华山论剑五年一次,但是,这些称号也不能太多,太多,也就不值钱了。

这次,教育部长江学者的评选,终于明确指出人才级别相当的杰青不能参评,这是对人才的一次解放,也是人才称号评选的进步。

不仅如此,将来也期待相关的部门能够逐步压缩各类人才称号评选的范围,改革人才评选方式,统筹建立统一的评选体系和评选标准,给予级别相当的人才相同的待遇,尊重人才,并且明确杜绝反复参评不同部门的同级别人才计划,杜绝人才浪费,减少帽子的数量,提高帽子的含金量。

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学术评价,真的不再“唯论文、唯奖项、唯学历、唯职称”,说到底是“唯帽子”。

正所谓:学术做得好不好,不靠帽子来作保!

希望将来有一天,彻底没有这些帽子,让我们的学者能够自由自在做自己喜欢的研究,不需要为虚名所累!

spy1986
但是这么做,有帽子的人不是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