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四年

小白
  我忽然惊叹于鲁迅先生的先知先觉。——题 记
  故事新编
  记得还在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老师让我用“将来”造一个句子,我写下了:“我将来要做一个科学家。”大概就是那时候,我开始编织将来的故事。当然那时全不知当科学家有多艰难,以为只需那时说一下将来必定可以成就。以后上了中学比较忙碌,一直没有时间去考虑这个问题,其实早已是忘却掉了。直到有一天接到大学通知书,才又想起来,于是重新开始编织自己的故事,故称之为故事新编。
  一进大学,便有幸在六和塔分部开始大学生活第一年。刚入大学,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常有老生或老乡过来传授一些经验,更是引起好奇,于是总想去看看本部是个什么样子。只是那时交通甚为不便,此愿不甚了却,这大概就是常常幻想的原因。
  起初刚刚进校,带着较多的高中气息,于是就常常回忆过去,这一点可能从与高中同学通信的数量可知。那时候在寝室里也常常谈及个人曾经的辉煌。直到突然有一天,有人提出我们已是大学生了,应该有更高的理想与奋斗目标,大家才恍然大悟,于是又手忙脚乱一通,一面天天早起,捧着英语书到草坪上去朗读;一面树起自己的大旗,或上书考研,或上书 出国之类的“宏大”目标。我相信大家一定为这奋斗了不止一个礼拜,因为直到第二个学期末,上课抢座位的风气依然盛行,只是没有以前刚入学时疯狂罢了。况且那时逃课的人也不算甚多,极少有人不去晚自修。当然也有人发觉除了学习,大学生还应该做点什么,我就是这种人。当然我也算是前面所提及的“不算甚多”和“极少”中的一员。
  现在想起来,大概那时新编的故事已开始破落了吧!
  呐喊
  以前从本部过去的同学,总是用一种异样的目光看待我们,我又不得解,所以好奇心是与日俱增。刚才我发现除了学习,大学里还应该干点什么,但是空间有限,除了策划一次学院调查别无所事,总觉得自己无法伸展,这感觉大概憋了有半个学期之久。
  终于迎来了大学第三个学期,我们得以奉旨下山。此时兴高采烈,热情奔放,在古老的求是园也因此而显得年轻勃发。本部气氛果然不同于分 部。这里才像是真正的大学。各种思想的碰撞,各种学术的讨论,商业信息和社团海报,由此进入小社会。等到这时才逐渐明白为什么以前有人称我们念大一为念高四;至于为何要念高四,去探索这个原因却更是以后的事情了。
  那时高涨的热情正待渲泻,忽然听说学生会换届。于是大家兴致十足报名雀跃;而那时候社团招新也正红火。我因为种种原因,曾发誓大学四年决不去学生会(后来虽觉不妥但终究再没有报过名。这是后话),于是凭着自己的兴趣,参加了一个新闻社团。我在里面做记者兼责任编辑,那是感觉挺不错的,一来与同事合作很愉快,二来做记者长了不少胆识和见识,即便见了“名人”和“大人物”也不至过于拘谨了。有几期刊物我一直留着,算是那段经历的纪念吧!
  到了本部以后,到图书馆看书就方便多了,于是常常去借书,我想那时我有些过火,对学习不再有浓厚的兴趣,只是把这当作必要任务罢了,所以所借的书,与学习全无关系。我是念工科的,但那时所看的多为心理学、精神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的书。所以我有一次去借书,管理人员告诉我有一本什么英语四级词汇的书,愈期未还就不能新借,我便立刻办了赔偿手续,但我敢断定那是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将别人借的书记 在我帐下——我绝不可能去借这种书。
  我说我不再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所以晚自修常不去(即使去了,也一定是极早就回来的,而且在教室里的大部分时间不用在学习上,却用在睡觉上了)。那些日子思想又十分的激进,常和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志来批评时政,归纳起来大概有三点:一是美国太嚣张,而法国太弱;二是中国有些官员腐败太甚;三是中国法制的不健全。那时批判的兴趣正浓,以致有一段时间我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一切,这是我游览长城之后,觉得这长城实该挨千人批、万人斩而非此不可之中可见一斑(不过一分为二地说,这长城实在也有该批的地方。这在其它文篇中提及过)。
  这大二一年,与以后的两年相比,可谓热情高涨。而且那时信心十足,四下出击,故可称为呐喊的时代。
  彷徨
  在入学两年之后,新编的故事已逐渐破碎、幻灭,呐喊的气力也已消耗怠尽。老校长问:“你到浙大来干什么?”我开始彷徨。
  为了寻找答案,我趁着假期跑去看北大,看清华,看他们的学生是怎么过的。一到北京便吃了一惊:北大清华的三年级学生几乎人人都在忙着考寄(GRE)托(TOFEL),这让凭了运气才勉勉强强过了CET4的我汗颜不已。于是赶快问他们大学过的怎么样,不料他们也无奈地说:“还能怎样?人家怎么地你也怎么地呗。”我忽然意识到那寄托只是盲目的追随。有一段时间,我喜欢读北大的书,《北大往事》给了我梦想,我想去北大看看,这大概也是此次我去北京的另一原因。总之不必说清华,北大也令我失望了,因为她已不再是往日的北大了。失去了往日的激情,唯有拿出到大使馆抗议来装饰一下门面了。在北京的时候,我买了一本余杰(北大文学研究生,拜师于钱理群)的书《火与冰》,这书倒似乎挽回北大的一些面子 。
  去北大之前是充满着崇敬的,从北大回来则是完全不一样了。我用不着发什么牢骚了,北大也不过如此。况且那时候班主任也劝我们既来之则安之,当然这话是用来安慰专业选择的,而我却正好用来安慰学校选择。到这个时候,我的信心又高涨起来,若非另一件事的发生,我怀疑这信心一直会高涨下去。
  因为到了三年级,觉得在大学呆了已经有两年,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我亦可揣摩了。那时我还极力推崇“投之以李报之以桃”的生存哲学、(后来才知完全不是如此),经过认真的思考和准备,我差不多认为应该是开始找个女朋友的时候了。不料形势急转直下,一切全非我所愿,却到了非撤不可的地步了。这时有不少同学纷纷义务来作心理辅导,我很感谢他们,因为曾有一段时间我心情极坏,种种事情加在一起几乎难以承受。不过这使我清醒地认识到人心可危论的极不正确,其实大学两年还是有所得的。
  那时候看的书较以前有所不同了。觉得以前看的书,除了精神学,差不多都虚无飘渺:因为精神学我想努力研究,不过不久就发觉这也不合适——我没那能耐,于是便转向古书。图书馆没有线装书或有而无法借到,所借的只是现代人写的关于古代人的书。看的书又极杂,但主要以先秦诸子篇章为好,中有谋略,亦不乏论道,这让我高兴了好一阵子。
  那时考证书的人极多,除了统一的几近免费赠送的计算机二级证书、英语四级证书之类人人都有的之外,程序员、CET6之类的证书也有很多同学求购。甚至有人极力劝说我去搞一张国家二级乒乓球裁判证书为妙,我却故作深沉状,正告他说我觉得去混张三级调酒师的证书可能会更有用一些。
  这一年蒙受老师同学器重,有幸担任班长。可惜这时我对学习几乎厌倦到极点,天天无事可干,于是打着团结同学的幌子,到处乱窜。等到这时才逐渐明白为何学校要安排我们去念高四了。不过我想主要也就在这一年,开始发现大学里所做的事,主要地还是为了确立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当然这确立过程中充满了矛盾和疑惑,所以这一年是彷徨的一年。
  朝花夕拾
  (写这段文章的时候,本应该在念了四年级之后,但是不幸目睹了毕业生的忙碌,断定若到那时必再无心情也无精力来拾这朝花。于是趁着现在空闲的时候,赶快作一些推测。具体是否会这样,有待考证。)
  在彷徨了将近一年之后,隐约发觉这彷徨除了能养成好睡懒觉的习惯之外,似乎没有其它大的作用,所以终觉这有些不妥。于是渐渐放开眼光,叹息不知不觉中成了毕业班的一员。
  这时候同学迅速分化成两类:一类继续苦读,准备实现大一时新编的故事。于是首先洗涤一下上书考研的大旗,使之焕然一新;接下去在这大旗的指引下奋勇前行。其具体表现有二:
  一是在6:30~23:00之间绝不呆在宿舍里;二是时常抱怨时下的应急灯之性能低劣。而这对于爱打扮的女生则提供了天然的优势:她们不再需要画眼圈却仍能保持发黑。另一类是无缘保研、对于考研又毫无把握可言的同学,他们开始寻找一年之后可以安身的地方。他们的具体表现二:
  一是在通讯费用与跑打印店的次数急增;二是划一张表格,统计本周又有几节课没去上。也有个别学哲学深得其章,深懂中庸之道,所以双管齐下。他们最累最忙——不过结果似乎也都是最满意的。
  这是上学期的事,到了下学期又是另一景象了。因为考研已结束,工作去向也大致确定,所以生活过得轻松快乐。经过三年半的锻炼,此时人人都练就了一套本领,所以每逢卧谈,必定是妙语连珠,绝不会就天才与白痴的区别作出如下的结论:天才的鼻子大头朝下,而白痴的鼻孔一个在左,另一个却在右。这时图书馆借阅的书又有区别,主要以专业论文集和消遣书为主。那时怪事甚多,大概每隔一个礼拜就能听说某人给导师糊信封一整天之类的笑话,以资HAPPY大家一下。
  随着又一个礼拜的过去,恋爱行情动荡加剧:因毕业原因,恋爱者获得结业证书的甚多,大家很高兴,他们互相之间常会打电话或写信,但时间不会超过毕业后一年;因工作分配或考取了同校研究生之类具有种种便利条件的同学也开始趁这机会混水摸鱼,投机成功率极高,大家也很高兴。此时局外人好处最多,常常能三五天就白吃一顿,因散或聚。
  又过一个礼拜,日历翻至2000年6月,此时大家照常仍能白吃,且频率较前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吃喝的钱不由高兴者出,而是卖旧货所得。北大曾有人惊呼皮衣不知去向,结果被同室以“昨晚你的是白开水?”回敬。我不敢断定这事绝不会发生在我身上,因我们寝室有一个将皮衣挂在床上,可能至六月仍不收。我曾听说过有一个寝室在离校前一周,人人都睡光板床,觉得甚为有趣。不过这段时光不会超过一个月。大家在火车站大哭一场之后,将分别踏上开往另一个城市的列车。好在行李比较少,绝没有刚入大学时的二分之一多,所以行动方便。
  中间的某一天,可能是6月20日,会突然接到一个电话。那头声称是一个远方的高中同学,询问我要去哪个城市。在寒暄感叹了半个小时之后,我告诉他将先回家呆一阵子,他说他也有如此的想法。挂了电话,我在墙上写下这么一句话:原来岁月这样流逝。
※编辑: modico (modico) 于 2000-05-31 17:28:59 在 [202.117.82.2] 编辑本文

<marquee>

真的勇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

</marquee>
传说狼
当年师兄写的吧
都没有人顶出来啊

黑夜,
你肆意的放纵思想,
任它驰骋在荒凉的城市。
我站在生活的肩膀上,
向你大声呼喊,
跟随追逐自由的狼。
与狼共舞请QQ:79082418
此时天真
挖坟啊

达文西
那些花儿
写的很真挚,不晓得当时怎么没人顶,真是的……
哎,想想以后我毕业了,也有人挖我以前写的文字,多好啊……
爱死OL了……

“不知道你要去哪儿,也不知道我要去哪儿,只记得失之交臂的时候我们就这样来去匆匆……”
——n年前写在毕业册上的话
"回过头去看看那些浸透在白纸黑字上的生动的悲喜,切肤地感觉到,在那样一个唯唯诺诺的苟且年纪,伤情似乎是装点生命的勋章,好像只有凭借那些,幻觉般的,被我们脆弱的主观承受力无限夸大的非难,我们才得以拥有热泪盈眶的青春。
尽管,生命中的温暖一直都与我们遥遥在望,而我们只不过是拒绝路过。"
路过边家村
写得相当好,怎么当时就没有人顶,真是纳闷!!

如何发牛文!
月下葬花
写的果真很好~

当思念,已化作一种寄托时,
想你就是一种无尽的奖赏;
当急雨,倾洒在干涸的土地上时,
爱你就是一种特别的甜美;
当希望,刹那腾出时,
心底的悸动就是最好的答案;
当微笑,溢出我心时,
眼前的你才是我一直的企盼........
彼岸
这么好的帖为什么时隔今日才重见光明呢?我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

牛一定律告诉我们:不要试图轻易去改变一个人;牛二定律告诉我们:要想跑得更快,就要把自己看得很轻;牛三定律告诉我们:你对别人好,别人就会对你好。
四处溜达

传说狼
当年师兄写的吧都没有人顶出来啊

六和塔 校区?求是园?
是浙大的吧?

胡子见长
头顶渐秃
那些花儿
楼上师兄毕业了没

“不知道你要去哪儿,也不知道我要去哪儿,只记得失之交臂的时候我们就这样来去匆匆……”
——n年前写在毕业册上的话
"回过头去看看那些浸透在白纸黑字上的生动的悲喜,切肤地感觉到,在那样一个唯唯诺诺的苟且年纪,伤情似乎是装点生命的勋章,好像只有凭借那些,幻觉般的,被我们脆弱的主观承受力无限夸大的非难,我们才得以拥有热泪盈眶的青春。
尽管,生命中的温暖一直都与我们遥遥在望,而我们只不过是拒绝路过。"
四处溜达

那些花儿
楼上师兄毕业了没

问我?

胡子见长
头顶渐秃
那些花儿

“不知道你要去哪儿,也不知道我要去哪儿,只记得失之交臂的时候我们就这样来去匆匆……”
——n年前写在毕业册上的话
"回过头去看看那些浸透在白纸黑字上的生动的悲喜,切肤地感觉到,在那样一个唯唯诺诺的苟且年纪,伤情似乎是装点生命的勋章,好像只有凭借那些,幻觉般的,被我们脆弱的主观承受力无限夸大的非难,我们才得以拥有热泪盈眶的青春。
尽管,生命中的温暖一直都与我们遥遥在望,而我们只不过是拒绝路过。"
四处溜达
离开你们一年多了

胡子见长
头顶渐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