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你的城市 · 49 年后,那些最好的中国建筑
每个从业建筑师都会有自己心仪的建筑,且还都会有偏好。有思想的好建筑,在我看来,纯粹的现代建筑大多不能算,因为它们更多的是在技术层面上寻求突破。当然,如今乃 21 世纪,朝向新颖、先进、高端的技术迈进,这一点本无可厚非。但如今中国这样的房子实在太多,新奇怪大高的现代房子修了一堆又一堆,却并不见得有多好。我始终觉得,失去尺度的建筑不能叫好建筑,那只是巨大的人造物,主要是通过用技术和庞大的人力物力以显示虚荣、欲望、财力甚至国力。
很多兄弟贴了王澍的房子。我很支持。王澍是真正的本土建筑师,颇为勇猛。他一得奖,仿佛他的房子马上就有了很强的卖相。其实他得奖与否,好房子就在那里,不离不弃。客观说,王大拿的房子很好,而且从外面、从远处你不大能看得出来。大众可能就不大理解,也许会觉得很乖张很诡异,当然,还会觉得不好用。也许吧。其实王大拿的房子,主要还是对中国传统建筑中一些营造神韵,一些形态意蕴的现代化抽象,以及对传统营造的保存、呈现乃至创新。这非常,非常值得尊敬,更何况在他们那个团队的勤勉和智慧下,完成度还都很高。我每次从书上看到他们的营建经过,就羡慕得要死,对比我现在成天做的事,我觉得我不能再爱了。王大拿的房子,需要你进去,呆在里头,走走看看,看久了,看出那么一点点古味,觉察出那么一点点意境,那么意思也就有了。他的房子现在网络上很多,大家可以搜来看,最好旅游到那个城市走进去看,我就不再浪费空间了。
本楼里也有老贝的苏州博物馆,那可能是建于中国的好房子,但不是本土设计。老贝其实是洋人,他做的设计不算本土设计。关于这一点,为避免不必要的口水,我唠句废磕。老贝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级大师,星球巨匠,没几人比得过。但他的建筑及其审美,我个人认为还是西方的。西方的就不好吗?!不,我不是这意思,西方建筑学比我们发展早很多年,有些东西当然极优秀,只是在这个话题下,我们提及“西方”,显然是与本土有区别的。目前惯常的情况是,国外建筑师来华设计,由于思维不同理念超群,极有可能反得中华精髓而设计出令人惊叹的建筑,这个不假。但所谓真正的本土建筑,我认为作者一定要是始终成长于这块纷繁复杂而光怪陆离的大地上的人,做出的建筑,也一定是有着根深蒂固或者潜移默化的本土情愫的。只有先说明这一点,我们的例举,针对此题才有意义。同样的,我下述这些房子,是否能算中国最好,我不能确定。但我想这并不是那么重要,因为我顶多是给大家说明,中国本土建筑师,在这块有着太多问题的土地上,还是能够克服一些困难,做出好房子的。如果诸君看完,能有这个思路,对应上述那个我回答的关于中国建筑整体看怎么如此糟糕的问题,有个相对光明的比较,我想就可以了。
(所有图片还是从网上荡下的,还是百度图片,还隔了这么久才上,真是惭愧。)
一、中国建筑师崔恺的一些房子。
崔恺是国家型建筑师,也可以看做御用建筑师,他是中国建筑院的总建筑师。他被誉为“大师”。我以前其实很烦大师,但随着观察和学习,我改变了看法。观其作品,可知此人一直在找寻现代化与中国建筑之间的平衡。唯此一出,即可肯定之。更何况,他的某些房子,确实不赖。
1、拉萨火车站。最初的建筑设计是很纯粹的,西藏蓝蓝的天下,坐落了一栋舒展而富有藏式格局韵律的白色房子,蓝天阔野白色人造物,实在美观。一条条的竖向外凸的体积非常明显,是对藏式房屋的抽象;通长的玻璃窗深嵌其间,实在是藏式传统格局与现代建筑极好的结合。后来被当局改了一些,无外乎觉得原设计太过抽象,需要加一些能被人看出来的藏式元素。外观于是俗了一些。但还好,他仍然是我所知道的火车站中,比较爽朗比较有思考,也比较能融合地域特色的一个。
2、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这个房子按理也不算本土建筑,但建筑师是本土的,房子也很中国。不多说,大家有空到南斯拉夫,一定去看看这个房子。就说一点,能够把中国的方格子用到这么好看而有力道的房子,毕竟不多。这个房子,我最初是在学报上看到的,具体是否叫这个名字,是否建成,貌似也不一定,而且我在网上也找不到资料,非常抱歉这个房子短期内没贴图了。
3、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 。
我个人认为,是崔恺最好最成功的建筑。这个房子非常低调,以至于它为了照顾遗址,而把自己的大部分空间嵌入了地下,这个举动大胆而令人敬佩。同时,该建筑采用了当地发掘之甲骨文的文字以作为其形态的来源,形成一个字型平面,令人信服。建筑材料只是用了青铜的表皮和司空见惯而麻凸凸的水刷石,加之灵活的运用,历史感与沧桑感就显露出来,这是高明的。好建筑总是这样,他不会太嚣张太暴力,他总是很从容很优雅。
4、北川图书馆。
羌族的理念和形态,都有了。这个理念就很特别么?不,不见得。这个形态就很特别么?不,也不见得。但他看起来居然很地域也很舒服。而且,他大部分按原设计建成了。这个房子看起来低调不奢华,但却有种高贵的气质。在四川“灾后重建”的背景下,在一个具有强大官僚压力的中国语境里,要把一种听起来还蛮不错的构思理念贯穿于建筑,然后还要想办法令其能够被各类苛刻的规划建筑审查机构、强势的政府官员、不是很懂或者基本不懂建筑的业主、一句话就可以否定整个设计的人民大众、挑剔无比而又文人相轻的建筑师都能有一个普遍认同,仅仅是妥协二字,我相信是远远不够的,简而言之,这需要智商,更需要水平。如果你在建筑设计生产一线干过几年,一定会这么想。
二、万科第五园。
不用怀疑,这是一个商业楼盘,开发商是万科。但这群住宅,应该是中国目前做得比较成功的现代化与传统中国民居结合的例子。简洁、明晰、大方,空间与细部都经历精细推敲,最后的成品是有些高雅的:黑色的屋顶构件,白色的墙体,灰色的细部,考究的庭院,中国的感觉。这组房子,实在是良好的策划,精心的设计,辛苦的监督,辛苦的施工,但凡好房子,也就是这么来的。
三、成都机场收费站。
设计者不详。成都一直以来都有打造三国文化城市的动能,于是这个收费站是个仿汉代的建筑。这个房子做得又简单又大气又有汉代三国的特色,无疑给人耳目一新又易于识别的感觉。而且从整体到局部,都有比较细致的推敲。所以,仿历史风格也不是不可以,问题是,怎么做,才能仿得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认同?成都有个检察院,采用的是欧式穹顶,就是大家时常看到的半球式顶。这就是个反面教材。试想一个成都的现代化官方机构,你为什么要用欧大穹顶?难道是喜欢文艺复兴吗?可文艺复兴跟检察院有什么关系呢。
四、西安大唐芙蓉园。
张锦秋设计。此人对古建可谓得心应手,这组房子基本上是对唐代建筑和景观的复原。其实中国复古建筑可谓多矣,但做得精当细致舒服者,少之又少。复古建筑也许不好,但如果做得很有诚意,做得很地道,也很现代、很美观,让人们觉得很舒适,还很中国,我觉得也绝不坏。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你做你的现代玻璃盒子,也总得有人给大家看看大汉大唐的房子大约是怎样的华丽丽吧?而复原,就要把它复原得有模有样,大方得体,总比没事就在方盒子上加坡屋面、粗暴地把木结构体系的房子变为钢架子、滥用各种各样的欧式风格来得实在。
五、徐州水下兵马俑博物馆。
清华大学设计院与徐州第二设计院联袂设计,主设计祁斌。这个房子对汉代建筑又有自己的抽象和思考,形成水面上漂浮的两枚棱台型体积,简洁精美,美观、坚固、实用,最重要的是,诚恳。
六、云南玉湖小学。
李晓东设计。这组小房子更简单,好像都只有一层。在这个房子里,时刻会有设计感,但又几乎无法觉察建筑师的存在。房子全部使用农村当地的材料,卵石,白石灰沉积岩,木材,再配合建筑师的智慧和关爱,形成不可多得的乡土建筑,朴实,典雅,阳光,健康,和煦。这个房子在国际上获奖,因为很绿色,很阳光。
七、云南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
设计者华黎。这套房子面积一共才不到 400 平,小得要命。但其设计理念和建造过程令人惊讶。整个建筑由建筑师设计为一座座的小体积,屋面高低错落。由于预算有限,整个建筑不仅全部采用当地材料,也采用了当地拿手的木结构,并加入一定的思考和变通,非常有机。更重要的是,在修建过程中,建筑师还与有一定建造手艺的村民不断讨论具体的合适的建造方法,建筑师与工人一起花了一年半的时间造好了这套小小的房子,现场通过大量的实验性做法,保证细部构造的合理性,被认为是对待自然的另一种尊重,也是建筑完全根植于乡土文化的好例子。这种诚意和勤勉,这种对于人民大众的敬意和对自然、生命的热忱,在当下的中国建筑界,是非常可贵的。王澍也很热爱这样的方式——重视建造本身的价值,也就触及了营建的实质,这或许才是“建筑”的真本。而这样的方式,则令像我这样的世俗建筑师实在羡慕得吐血。建筑就应该「清晰地还原与呈现它是如何被建造的」,是的,这才是建筑师应该做的,不是吗。
http://www.zhihudaily.net/story/3891040
流氓本色!
http://www.zhihudaily.net/story/3891040
流氓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