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味是清欢

09年9月,本科四年终于有了一些闲暇时光,网上闲逛,偶然间在8264论坛上看到青衣佐刀的大作“我的09珠峰攀登,活着真好”,首次如此近距离地感受珠峰登顶者的故事,甚为震撼。也因着一本《行走秦岭七年间》,共同的那片蔚蓝,那份纯粹,指引着我走向了户外的道路。也恰因秦岭巍峨与绵转蜿蜒,这几年得以幸运地漫步其中,乐享野趣。
有了一些大峪莲花洞,高冠瀑布到无量洞,净业寺穿越黄峪寺的经历后,开始心痒大寺之旅,那时的大寺可是驴友中的圣地,冠之以“神秘的大寺—秦岭深处的香格里拉”,谓之“走过大寺方为驴,穿过太白称强驴”。10月中旬买的装备如帐篷、睡袋、背包、登山鞋和冲锋衣等陆续到手后,开始找人吆喝着去大寺露营。记得很清楚,24,25,26三天从误入歧途的蛤蟆沟上到发射塔然后穿越了大寺,第一夜也是第一次露营就把帐篷扎到了30度的斜坡上,吓坏了小伙伴。那时候的大寺还很纯粹,虽然人多但不喧嚣。走过了那座标志着穿越成功的铁桥后真的感觉自己是名真真正正的驴子了。
(当时的招募贴见http://www.openlab.net.cn/forums/thread/317506/1#p1895385)
(当时的作业贴见http://www.openlab.net.cn/forums/thread/320597/1#p1944048)
研一走过了最多的山路,记得11月份连续四周每周末自己一个人进山,从东往西几乎将长安八大峪(库峪、大峪、小峪、太乙峪、石砭峪、子午峪、沣峪、高冠峪)穿越了个遍。那时候只要天气好登山的瘾就很多,就像去刷分一样,想把秦岭的每个峪口每条穿越路线都亲身走遍。只要走在山间的小道上,满心欢愉。尤其是疲惫时刻,每走一步都会有一番痛苦的思索,咬牙切齿挺过去,这苦苦切切的磨炼给了我许多的勇气和自信。
期间和雨峰一道组织了互助网络的伙伴们进行了第二、第三次大寺穿越之旅。跟第一次相比,少了一些神秘,多了一份淡然。第四次是带着研会的伙伴们前去休闲,只走了半程,拎着西瓜,草鱼,饺子皮和大肉馅等腐败物资晃晃悠悠住到了大寺驿站,退伍店主的红烧鱼着实令人回味。17号又带着17名即将于端午跟我一道穿越太白北南(羊皮沟-拔仙台-铁甲树)的队友们进行了一日暴走大寺的拉练。这也是我的第五次大寺之行,每一次的感受都不同,可能是与同行者,与岁月皆有关系吧,情怀变得不一样了。
每一次跟伙伴们一起总是欢愉的时光流逝的太快,如同白驹过隙。所以09年感触大寺,10年仰望冰晶顶,11年重走大寺,12年险闯草链岭时的那些人,那些事在此刻历久弥新,想想就感慨不已,那些我们一起走过的路你们还记得吗,那时的我们现在还好吗? 这两年登山时发觉自己愈发沉默少语了,心情中少了一些探险的新奇,多了一些成竹的平实。我仍然爱着这份兴趣—登山,只是由以往的浓烈转为现在的沉稳。像乐途大哥那样约两三至交恣意驰骋,是我的向往。可惜20多岁的年龄,不大现实。奋斗是当下的主旋律,当下也是最难的时刻。愿一直怀有这份初心,享受这清淡的欢愉。清欢,也就是面对社会人生,少一些炒作的热闹,多做一些尽心的实事;少一些虚伪的笑脸,多一些坦然的真诚。这些在山中显得是如此的平实,在城里却因不得不戴上的厚厚面具而模糊。
故事长长短短,人生兜兜转转,那些细碎的分秒光阴,让我懂得人间有味是清欢。感谢我的朋友们,尤其是陪伴我一同走过崎岖山路的你们,期待端午节我们再去太白赏花,遇见那个未知的自己。
君子在上则息万物之嚣,在下则平一方之难。








关键是结婚生子后,就不会那么自由啦!
早睡早起身体好!

君子在上则息万物之嚣,在下则平一方之难。









Re: 人间有味是清欢


Re: 人间有味是清欢





Re: 人间有味是清欢


Re: 人间有味是清欢
君子在上则息万物之嚣,在下则平一方之难。



Re: 人间有味是清欢
赞这段文字!
还是遗憾在学校时去得太少了,以前去一趟只要7块钱的921,现在回一趟一两千就没了


Re: 人间有味是清欢

Re: 人间有味是清欢
君子在上则息万物之嚣,在下则平一方之难。


Re: 人间有味是清欢
不过77天的事迹可能有疑问,他的好朋友丁丁都反目了 不了解真相
君子在上则息万物之嚣,在下则平一方之难。


Re: 人间有味是清欢
与基友在山里的日子是这么多年一直怀念的时光。@如鱼饮水@小胡@阳光不锈@林红鹏@黑鬼。

Re: 人间有味是清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