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眼睛

小时候我是个怪异而且早熟的孩子,自觉能够用眼睛看透其他人的内心,所以我很少与人有长时间的目光接触,在看到他人内心想法的同时,也觉得自己要被人看穿而心惊,这应该是极度不自信的表现吧!但是对于女生的评判,容颜和身材固然重要,我却最喜欢观察她们的手和眼睛,这两项也是我一直以来评判女性的最重要标准。纤纤细手和明澈平静的眼睛,分别代表了一个人的心灵和思维,这样的女孩我有幸在工大遇到了,只是,这份从军训时种下的情愫,因着大洋阻隔和自我心态的猥琐,并没有开花结果,但却一直镌刻在我深深的记忆之中,难以抹去。很多时候,因耽于杂事而暂时将她忘却,却总会在不经意间,跃上心头,有关她的记忆如朝雾般渐次氤氲开来,充满了我的思维世界。也许每一个男孩都会对不同的女孩产生暗恋,但是时光荏苒,光阴几度,却只有那么一个永远存在你的心坎上,久久不能离去。
我生于吉林,长于黑龙江,上小学回到关里老家接受教育。03年的高考是如此的病态,却又恰逢其时地赶上了“非典”,连着三个月都没有回家,高考的时候还要测量体温才能进考场,各个考点都安排了专门的救护人员;不过这些救护人员基本上没用到“非典”上,而是用到了后来的“考场急救”上。高考的前一个晚上是我很久以来第一次失眠,怎么都睡不着,后来即便是睡着了也觉得自己是清醒的……对我而言,这是我改变命运的一次机会,也许是唯一一次机会,这就是长在农家学生的悲哀与残酷。考完试的当天下午,我回到宿舍收拾书籍准备回家,看到班里几个男生在楼道里摔暖瓶,班主任上来后,没有说什么就走了……他知道我们这些学生的苦痛,12年寒窗苦读,却遇到如此之考核,是命运的玩笑还是生不逢时的残酷?这些只有天知道……
等待高考出分的日子无聊而漫长,我心理上做好了不行就复读的准备……适逢盛夏,我每日高卧,只思读书,将我高中三年积累的军事杂志和文学名著又翻看了不知多少遍。高考成绩发布的时候,我不想也不敢去查。应该是6月22日下午,天擦黑的时候,隔壁村的几个同学跑到我家,告诉我成绩出来了,说是要第二天去学校看榜,我们就一起约了第二天坐汽车的时间……我妈有点忍不住,他们几个走后跟我商量,要不打电话问问你班主任吧,我想知道又不想知道,鼓不起勇气去打这个电话。后来妈说她去打这个电话。那时我们家连电话都没有,妈拿着我写给她的电话号码,跑到售货铺里给班主任打电话。天渐渐的黑了,我却不敢跟进去听结果,就一个人沿着村里的大街往北走,不停的想,怎么办,怎么办?不知过了多久,夜色朦胧中我看到妈妈回家了,我第一次对走进这个家门产生了畏惧感。犹豫、彷徨、彳亍、踌躇所有这些词都不足以表现当时我的心情……我忐忑的进了家门,妈已经开始吃饭,阴着脸,我觉得结果可能不太好,心里反而坦然一些,就问妈老师如何说?妈抬起头说了一句:老师说你考得不好……刚说完这句她就笑了……
我们第二天去了学校后,领了填报志愿的那些厚厚的指导书,然后自己回家选择。我把哈工大、北航、南航、合工大、北理工、北京交大、南理工等多所军工学校的历年分数都列出来(西工大被我当民办学校自动过滤了),仔细的找寻属于我梦想中的专业……一直到快要交表了,我还是没有定下来,那时我还不知道国内有西北工业大学这回事,临交志愿表格的前一天,阴差阳错的在一本《求学》杂志的最后一页看到了学校的简介,当时就觉得非此不可了,并且西安厚重的历史也为我所喜。当年除了西工大,只填了一个第二志愿 ——合肥工业大学。录取通知书来的时候,班主任亲自打了电话,第二天我早早的去了他家,老师从里间的房里拿出了我的录取通知书——厚厚的一个大信封。他让我打开看看,打开后他仔细的端详,看到通知书上写的西北工业大学**学院后连说了几个好……
湖风湖水凉不管

艰难的报道完成,拖着残破的身躯和行李,住进了宿舍,认识了后来我一生的朋友们,他们来自祖国各地,从最初的简单试探到熟悉,再到成为一生的朋友,这四年的工大光阴,功不可没。感谢上苍,让我遇到了你们,我的生命也因之而平添了斑斓的色彩。
新生的军训旋即开始,临行前的病情在西安竟完全没有反弹的迹象。从空军工程大学来的军校学员负责我们的训练(因为当年渭河发大水,武警指挥学院的军校学员参加抗洪去了,抗洪结束后,才由他们再次接手训练)。我和她就初逢在这训练场。在阴阴郁郁的训练场上,男兵连在阳光下训练,对面她所在的女兵连可以享受照顾在树荫下训练。每当男兵连与女兵连齐步训练相向而行时,我就可以看到她。虽然她娇小的身躯淹没在宽大的军装中,但是她的眼神却一下就击中了我。我的诧异来自于我的观察,这种眼神在我以后的生命中并不会经常出现。以我至今的人生经历来说,我见过清纯的、威严的、欲望的、躲闪的、狂傲的、不屑的、势利的各种眼神,却极难再见到她这样的异样眼神,这双眼睛似乎看透了沧桑却并不浑浊,清澈纯真而又气定神闲,我当时就在想,即便是泰山崩于前,估计她也只是眨眨眼而会继续保持她的神态。
军训的日子艰难而枯燥。我很快因为训练中的突出而开始带领一个排进行训练,于我而言,似乎对训练团队有着特别的感悟,刺杀操也只教了几遍就能完整的演示。给自己贴金,觉得自己有点像近期芒果台《真正男子汉》中的袁弘。在这部纯男人的综艺节目中,由明星组成的团队实际上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团队。而袁弘,虽不是其中年龄资历最长的,却一定能够担当一名优秀的指挥官。张丰毅是团队里的精神领袖,也是团队事务的仲裁者;郭晓冬、刘昊然、欧豪是最佳的执行队员,海涛和宝强负责团队的粘合。扯远了,接着说军训的事情。我成了代理排长,有时也带着全连训练,于是就可以经常面向女兵连,用眼睛的余光瞥见她的容颜。好怀念空工大的教官,他们英俊帅气,训练文明,而后的武警教官相较而言就逊色了许多。记得有次训练间歇,男兵连与女兵连拉歌。值星官下达了齐步走的口令后,一个连的男兵就像一堵墙一样直直地撞向了女兵连的正面。值星官却一直不下“踏步”或“立定”的口令,一群男兵几乎与女兵面贴面。终于,拉歌开始了,当然,男兵们是一定会让着女兵的,宿舍里的新疆哥们自告奋勇的唱了一首《白桦林》,我们的连长却撺掇她去给唱歌的哥们弄一束花来。谁成想,她去到了训练场外面的草坪里,采了一大把草叶子回来,献给了我的室友。男兵女兵都大笑起来,回想起十二年前的这一幕,竟如发生在昨日一般清晰。
湖风湖水凉不管

再次遇到却是偶然,大二的物理实验课是田玉堂老先生带我们,60多岁的老师,仍未退休,对实验十分严格,仅有好的实验结果是不够的,学生们必须要挨个解释清楚实验步骤与原理,才可以开始写实验报告,好怀念这位老师,上研究生的时候还偶尔遇到他,依然是那么的精神矍铄。记得那晚,我班被分成两个小组在不同的实验室做同一种实验,而她就在我们讨论实验方案的时候被田老师带进来,指定使用靠门口的实验仪器。她静静地坐在仪器前思考,眼神一如往常。我却心神不定,心跳加速,实验很快就完成了,其他的同学围着我问问题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自己都说了什么,她如此近的在我身边出现让我完全方寸大乱,不知所措。原本她不可能安排与我们同时实验,也许她有其他的事情耽误了吧!不过对于我,这晚上却是心要跳出胸口的冲击。我承认我的懦弱与猥琐,一直以来,跟陌生女孩子一说话就会脸红。直到后来,我才渐渐克服了自己的恐惧,敢于在人前讲演,也能够与女孩平静地交谈,可是每想起她,我却依然不能面对,有时我亦憧憬,也许在某个午后,我会与她相逢在古城的街角,也许会在十年同学再聚首时可到她的倩影容颜,又或是我站在讲台上,面对着对知识如饥似渴的学生侃侃而谈,她悄悄地潜入教室,选了一处角落坐下。我不知道再次遇到她的那一刻,我是否依然手足无措,满面绯红?也许,我终究不能冲破自己的藩篱……
她成了我不可逾越的存在。这偶然的相逢并不能改变我自己,我没有勇气去追求她,表面自傲,实际上内心却极度自卑。我依然每日泡图书馆,看各种各样的书,几个暑假我也不想回家,赖在图书馆把人文社科类的书翻了个遍。尚记得那散发着墨香的《源氏物语》《川端康成》《克里斯多夫》《金瓶梅》《废都》《白银帝国》,太多太多,有时我也拷问自己,一个学工科的学生为什么要去读这些杂书?但是一停下不读,就觉得不能填满我空虚的灵魂一般。理工科的课程晦涩难懂,但每次看过了这些所谓的杂书,再回想书上的数学公式与物理定律,有时竟有恍然大悟的感受,竟觉得如此明晰,就该如此。似乎唯有读的杂书愈多,才愈能让自己的工科领悟能力更精进。
湖风湖水凉不管

再后来,我有了女朋友,一个目光清澈的女孩,并最终成为了我的爱人。我依然会去上自习,闲暇时去登山,探访关中大地,随性而至,尽兴而归,或跟地里的老农用我现学的陕西方言聊天,或是去看汉中小江南的春天美景。图书馆仍是我的最爱,大四保研后,课程不多,我在馆里占了个固定位子,每天就扎根在其中,把历史、人物、科技等不同的书籍又囫囵吞枣的看了不少。却很少有机会再遇到她,就这样直至大学毕业,我们最后一次在南门的天桥上相遇,她穿着碎花的裙子优雅地向我走来,我却依旧选择了与她擦肩而过,汗流浃背的我与目光明澈的她,从此咫尺天涯,再未相逢。
我出了国,结了婚,有了可爱的女儿,再也没有她的音讯。韶华易逝,我和她虽然平淡,但我依然想写下这些文字,不光为纪念,更为感恩。感激上苍让我们能够在工大相遇,感激她对我的引导与关怀,感激她面对陌生人的宽宏淡然。有时我在想,如果当时我勇敢一点,又会如何?只是生活永远没有如果……
我一直相信,每一个个体的人都有两重世界。一个是可以看到的真实世界,一个是看不到的思维世界。真实的世界通过我们的观察渗入到我们的思维世界,而思维世界通过我们的行为干预真实世界。人的胸襟、抱负、见识、眼界等是人与人之间差异的根本所在,是我们思维世界的具体反映。它们的拓展有赖于两种方法:一是生在钟鸣鼎食之家耳濡目染,二是广义上的读书思索。思维世界能够因见多识广得到极大的增强,也可以因读书思索得到无限拓展。所以我特别佩服那些出身华贵而孜孜不倦读书、绘画、写诗的人。从表面看,这些并没有什么作用,但却往往是这些人能够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因为他们无限拓展的思维辅之以所经见的世面,应对真实世界时就不会力不从心,典型如主席,在陕北插队也要到处借书来读。对于那些出身贫寒、少见世面的子弟,可以用书中的思想拓宽自己的思维世界,摒除个人心中的自卑与恐惧,直至自觉胸中有浩然正气,这是个人心灵成长与强大的必然之路。之所以写下这一段,是为了感激有她,在我混沌的时候让我清晰的看到世界的美好与光明,走进了我的内心,并重塑了我的思维世界。如今十二年过去,我依然能够记起炎炎烈日下训练场上她微闭的双眼,好想再一次看到这双眼睛……
湖风湖水凉不管


湖风湖水凉不管

Re: 她的眼睛

天上飘的那不是白云,那是海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