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背后的深层次差距——看中国的贫富悬殊(ZZ)

FedEx
中国面临的诸多问题之中,贫富差距是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
虽然我们曾经指望着先富起来的人带动其他人一起富起来,但看来是“南柯一梦”
。不说农村,就说城市吧,先富起来的人不仅没有带动,反而有一部分人下岗失业了。
前2年通货紧缩的时候,我们曾经指望着“金融政策”带动消费,可是不见效——怎么见
效呢?80%的存款可能被20%的人掌握着,这20%的人,他们还有什么没有消费过呢?
吃喝嫖赌、毒品都消费过,还要消费什么?而剩余的80%人的那一点积蓄,即使取出来
,能干什么呢?买房,首付都不够;消费吧,就几顿饭,积蓄了多少年,舍得吗?再想
想现在这么严峻的就业形势,什么时候下岗不清楚,医疗保险“不保险”,养老保险也
“不保险”,失业保险300、400元,能养活一家吗?……谁敢消费呢?
其实贫富差距已经超出表面收入差距!举例说,这一阶段时间,上海房地产业中中
高档次的房子热销,表面上看,似乎是这些楼盘少、高收入者热炒造成的。但为什么低
价位的房屋反而难销,难道这个社会最需要房子的中低收入者也要这些中高档次的房子
不成?让我们看看数字背后的差距,您也许就不会难以理解了。
在上海,人均收入99年约为1200.00元/月,这么就算中低收入者家庭的月收入为25
00.00元左右(过高测算,就算是低收入者的收入吧),而上海的中低房价为2000-250
0元左右。高收入者家庭约为8000.00-10000.00元以上,上海的中高档次的房价在4000
-5000元左右。表面上,高收入者的购房能力约为中低收入者的2倍左右,但从深层次来
说,肯定要超过2倍。首先,作为家庭,中低收入者的月基本消费(包括水电、房租、生
活、交通等)约为1000.00元左右(相当节约型的),如果子女上学,可能费用要提高5
00元左右。那么他们用于购房的最多资金也就是1000元左右,那么就算房价为2000元(
这是最理想状态的),他们的支付能力为房价的1/2;而高收入者即使月基本消费为300
0-5000元,那么他们可用于购房的资金是5000元,支付能力是房价的1倍左右。这么一
算,高收入者的购房能力是低收入者的两倍,也就是高收入者即使是购买高价格的房屋
,他们较低收入者还是更具有购房能力。这么一算,我们会发觉,当然是中高价位的房
屋更热销,因为购买它们的人更具有购买能力,那么当然是它们热销了。
事实上,随着下岗也就是失业率的增加,中低收入者中的相当一部分低收入者月收
入根本就没有2500.00元,如果夫妻双方有一方下岗,这样的低收入家庭可能也就是150
0元左右。他们又要考虑以后的生活,几
乎没有任何购房能力。而且在我们国内的中低收入中,相当一部分还是被用作基本
生活费用。他们即使有有那么一点积蓄,可是他们敢购买吗?
所以,购买力差距已经超过了表面的收入差距。
阶级也许是不再适用于这个时代了,或者我们因为“文革”都害怕了“阶级”这个
词语。但社会的贫富差距正在拉大,已经超过欧美日,从这一点来说,阶级不会消逝但
还是太“刺眼”,我们不妨用阶层来描述一下我们周围的社会贫富差距:上层、中层、
下层、底层,你属于哪一层?
很多人失业了,过着窘困的日子,而另有一部分人却过着挥金如土的日子;有人住
着别墅,有人住在棚户区;有人为买不起肉而自杀,有人洋酒吃不完;有的女孩子因为
贫困被迫去卖淫,而有的人因为有钱花天酒地,荒淫无度……这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真实
。我对于阶层的具体标准不甚清楚,但我们每个人在这个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的社会,你
不是第三者,你的的确确是属于某个阶层,即使你没有想过自己的阶层问题!
那么,上层、中层、下层、底层,你属于哪一层呢?

联邦快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