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议"特权制度(转)

转帖
新年去了趟大舅家(俺大舅是某大学主管招生的),话题说到我要考研,说到招生,大舅当然最有发言权,细细为我分析其中的微妙,听的我冷汗淋漓,临走对我说:"你要是考不上,明年就考我这,好歹也是个研究生。"
回家路上,我就是想不通,他M的,这跟历史上的"八议"特权有什么两样?!——石子烈
一,历史上的"八议"特权制度
"八议"制度,源自西周周公所制《周礼》中的《八辟之议》,是指是八种特权人士,如果犯罪了,应当减轻刑罚,甚至免除刑罚。到三国时,正式被写魏国的《新律》,这八种人的特权,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
八议是指:
1.议亲:指皇亲国戚
2.议故:指皇帝的故旧
3.议贤:指符合封建礼教思想的圣贤
5.议功:指立大功的臣子和他们的子孙
6.议贵:指尊贵的官僚
7.议勤:指为国家工作多年的官员,类似今天的"劳模"
8.议宾:指前朝皇室的直系宗室
这八种人犯了罪也没关系,可以减免刑罚。
二,今天在研究生招生中的"八议"制度
1.议亲:校长,主任的"皇亲国戚"
2.议故:主管招生的同志的故旧,包括一起同过窗的,一起扛过枪的,一起分过赃的,一起嫖过娼的.....
3.议贤:假"共产"的,这些人和党团领导关系好,一般是在大学入党,天天高唱赞歌,举杯喊万岁
4.议能:坚决迎合导师,甘心添导师的P股,把导师拍的心花怒放,大能人呀!
5.议功:是比较PP的女生,勇于在导师面前脱裤子,把导师爽high得死去活来
6.议贵:上级主管领导打了招呼了,谁敢顶这样的权贵
7.议勤:给导师送礼送得勤,今天笔记本,明天美"刀",后天带导师去夜生活high一下,这才是人才呀!
8.议宾:港澳台地区,外国老毛子,校长主任们一见呼啦呼啦跪到一大片,洋老爷呀!
这八种人没本事也没关系,可以领导直接点名保送(不看平时成绩),可以单独考试(有背景),考完了分数比国家线差了个天文数字还可以破格录取(不服不行),反正这种招生制度就是要做到:——"绝不让一个特权生因为弱智问题而上不了研究生"!!!
中央首长们往下面看看吧,都成什么样子了!只有你们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呀!一个学校,每个专业只招八九个人,领导亲故一两个,送礼一两个,保送一两个,导师内定一两个,有几个是评真本事考上的?没考上往往比考上的还有才干,现在的考试不是"择优"而是"比谁更有歪门邪道"。
有才能的人发挥不了,中国未来的科技的春天在哪里?
草原雄鹰展翅飞,一个翅膀挂八杯~~~能上九天揽月,敢在翁中捉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