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那些逝去的美好

写得真好 情真意切
My soul is painted like the wings of butterflies,
Fairytales of yesterday will grow but never die.


传说中的人和事

祝福下,母校的振兴,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是的啊 o(∩_∩)o...哈哈 小鬼是你~
一风轻卷百花休 叶黄草枯人难留
倾心难觅美人意 城雪渐白浪子头
---------------------------------少爷








牛人就是好,别忘了国内的兄弟姐妹们!
-------------------------------------------------------
上帝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除了上帝他妈。
-------------------------------------------------------

LZ果真牛人!
在Coner PK过几次,不得不佩服!!
骄人成绩背后的艰辛,更让人热血沸腾
喜欢那句: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在Coner PK过几次,不得不佩服!!
骄人成绩背后的艰辛,更让人热血沸腾
喜欢那句: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岁月是一道谜,当你孜孜不倦找寻答案多年时,却发现谜面早已忘记了...




榜样~
╬ ╱◥███◣╬╬╬╬╬╬╬╬╬╬╬
╬ ︱田︱田 田 ︱ ╬
╬ 欢迎光临 ╬
白天停水,晚上没电,发不出工资,没钱买面,打开邓选,找到答案:原来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再往后翻一看,我靠!一百年不变!!!


零.引子
在海外学习生活的这些日子里,从不同的渠道了解到,西工大出国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了。作为母校培养的孩子,我真是打心底里很高兴。昔日受西工大同学、老师和朋友的恩惠颇多,才得以走到今日,他们见证了我四年大学生活的美丽,也给予了继续前行的力量。我唯一能够报答的,便是对母校的这份深切的爱,以及对母校学弟学妹们无尽地祝福和期待。作为一名海外留学生,我一直想抽空为那些仍然彷徨在出国道路上的学弟学妹们说一说我的一些想法,让大家少走一些弯路。最近快要毕业了,有一些空闲时间,抽出一点来,于是便做了这个小札。
近几年出国形势变化很快,加之很多想法都是个人的一些经历和视角,肯定有些文字是有失偏颇的,还请各位前辈指正。我虚心接受各位的意见和建议,并希望能通过这个小论坛,传递我们的爱。
--------------------------------------------------------------------------------
壹. 出国综述
我的个人情况就不详细说明了,之前我也发过1篇类似的帖子(我是谭樨的马甲。。呵呵),知道我的朋友多少了解一些。可以参考:http://www.openlab.net.cn/forums/threads/711639.aspx
07年的时候我申请了十几所美国的学校和两所英国的学校,结果还不错。很多人传我去了麻省理工,没有,其实当时是打算去,不过最后还是从了剑桥大学,进了三一学院。08年WITHDRAW了剑桥的OFFER,申请了4所美国学校:MIT, PURDUE, UIUC, 和 CORNELL. 结果是:被MIT拒了,PURDUE给了OFFER,UIUC和CORNELL也给了口头OFFER,最后从了PURDUE,准备第二年去STANFORD.
我之所以说一下我的个人背景,一是表达坦诚,二是显得真实,三是可以让大家有个参照。以我个人的经历来看,只要大家努力,剑桥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都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在留学申请的过程中,有三点我觉得是最为重要的:一是要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二是要有过硬的实力;三是要有机遇和运气。
目前同学中大致有两类人比较极端:一类是妄自菲薄的;一类是狂妄自大的。
第一种人,往往觉得自己实力很差,或者埋怨学校名声不够好,于是把目标瞄准在了100开外的学校。我讲一个故事。当年我在MIT面试的时候,系主任对我说:“我知道西安有个交大,但是不知道有个西工大,你能给我简单地介绍一下么?”。我说:“我们西工大有很多军工项目,所以可能知名度不是很大,但是工科能在全国排在TOP15,计算机也是公认的西部第1(我自己是学计算机的)”。系主任听完了之后点头说:“好的,那我知道了。这是个不错的学校。”我讲这个例子一是说明我们可以把不利的条件转化为有利的条件,当别人不知道我们的时候,我们其实和诸如中山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海外知名度”其实是差不多的。二是说明,不要在埋怨中失去了自己的机会,一定要为可能到来的机会充分地准备好自己的实力。
第二种人,和西工大的历史氛围有关系。我在西工大学习生活的几年里,一直听到很多关于学校负面的消息,甚至很多是来自于我们的在校学生和校友。许多人也许高考失利或者别的原因,对西工大很失望,进而转变为愤世嫉俗,只要取得了一丁点成绩,就显得很孤傲。先撇开对母校的感情不讲,我觉得做人要首先学会谦逊。我高中的时候拿过1枚国际银牌,但是我的朋友里有拿了3枚国际金牌的,我学会了谦逊;大学的时候我拿过校三好学生标兵,但是我的朋友里有拿过全国三好学生标兵的,我学会了谦逊;我15岁的时候就获得过国家发明专利,但是我的朋友里有23岁就博士毕业的,我学为了谦逊。记得在参加蒋震奖学金面试的时候,冷哲学长告诫我们要给自己定好位、不要盲目,我受益匪浅。等我在西工大荣誉满身的时候,我学会了卸掉包袱,不要以一个CANDIDATE的心态去讨取,而是以一个CONQUER的心态去征服。母校的校训里就有“三实一新”,我们要时刻警戒自己,不要成了“井底之蛙”。
西工大在海外高校的校友有很多,包括了本科生(退学或其他特殊原因)、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访问教授/学者/学生等等。我在这里主要说一下申请美国博士生项目的情况。一是赴美博士是目前出国的主要目标,二是难度相对比其他的大,三是我个人比较熟悉这种情况。另外,结合西工大的实际情况,我主要说一下申请专业排名10-60名,综合排名50-120名的美国博士项目。其它诸如硕士、博士后、访问类型的学者,都相对比较容易,具体情况也可以斟酌参考。
在海外学习生活的这些日子里,从不同的渠道了解到,西工大出国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了。作为母校培养的孩子,我真是打心底里很高兴。昔日受西工大同学、老师和朋友的恩惠颇多,才得以走到今日,他们见证了我四年大学生活的美丽,也给予了继续前行的力量。我唯一能够报答的,便是对母校的这份深切的爱,以及对母校学弟学妹们无尽地祝福和期待。作为一名海外留学生,我一直想抽空为那些仍然彷徨在出国道路上的学弟学妹们说一说我的一些想法,让大家少走一些弯路。最近快要毕业了,有一些空闲时间,抽出一点来,于是便做了这个小札。
近几年出国形势变化很快,加之很多想法都是个人的一些经历和视角,肯定有些文字是有失偏颇的,还请各位前辈指正。我虚心接受各位的意见和建议,并希望能通过这个小论坛,传递我们的爱。
--------------------------------------------------------------------------------
壹. 出国综述
我的个人情况就不详细说明了,之前我也发过1篇类似的帖子(我是谭樨的马甲。。呵呵),知道我的朋友多少了解一些。可以参考:http://www.openlab.net.cn/forums/threads/711639.aspx
07年的时候我申请了十几所美国的学校和两所英国的学校,结果还不错。很多人传我去了麻省理工,没有,其实当时是打算去,不过最后还是从了剑桥大学,进了三一学院。08年WITHDRAW了剑桥的OFFER,申请了4所美国学校:MIT, PURDUE, UIUC, 和 CORNELL. 结果是:被MIT拒了,PURDUE给了OFFER,UIUC和CORNELL也给了口头OFFER,最后从了PURDUE,准备第二年去STANFORD.
我之所以说一下我的个人背景,一是表达坦诚,二是显得真实,三是可以让大家有个参照。以我个人的经历来看,只要大家努力,剑桥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都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在留学申请的过程中,有三点我觉得是最为重要的:一是要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二是要有过硬的实力;三是要有机遇和运气。
目前同学中大致有两类人比较极端:一类是妄自菲薄的;一类是狂妄自大的。
第一种人,往往觉得自己实力很差,或者埋怨学校名声不够好,于是把目标瞄准在了100开外的学校。我讲一个故事。当年我在MIT面试的时候,系主任对我说:“我知道西安有个交大,但是不知道有个西工大,你能给我简单地介绍一下么?”。我说:“我们西工大有很多军工项目,所以可能知名度不是很大,但是工科能在全国排在TOP15,计算机也是公认的西部第1(我自己是学计算机的)”。系主任听完了之后点头说:“好的,那我知道了。这是个不错的学校。”我讲这个例子一是说明我们可以把不利的条件转化为有利的条件,当别人不知道我们的时候,我们其实和诸如中山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海外知名度”其实是差不多的。二是说明,不要在埋怨中失去了自己的机会,一定要为可能到来的机会充分地准备好自己的实力。
第二种人,和西工大的历史氛围有关系。我在西工大学习生活的几年里,一直听到很多关于学校负面的消息,甚至很多是来自于我们的在校学生和校友。许多人也许高考失利或者别的原因,对西工大很失望,进而转变为愤世嫉俗,只要取得了一丁点成绩,就显得很孤傲。先撇开对母校的感情不讲,我觉得做人要首先学会谦逊。我高中的时候拿过1枚国际银牌,但是我的朋友里有拿了3枚国际金牌的,我学会了谦逊;大学的时候我拿过校三好学生标兵,但是我的朋友里有拿过全国三好学生标兵的,我学会了谦逊;我15岁的时候就获得过国家发明专利,但是我的朋友里有23岁就博士毕业的,我学为了谦逊。记得在参加蒋震奖学金面试的时候,冷哲学长告诫我们要给自己定好位、不要盲目,我受益匪浅。等我在西工大荣誉满身的时候,我学会了卸掉包袱,不要以一个CANDIDATE的心态去讨取,而是以一个CONQUER的心态去征服。母校的校训里就有“三实一新”,我们要时刻警戒自己,不要成了“井底之蛙”。
西工大在海外高校的校友有很多,包括了本科生(退学或其他特殊原因)、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访问教授/学者/学生等等。我在这里主要说一下申请美国博士生项目的情况。一是赴美博士是目前出国的主要目标,二是难度相对比其他的大,三是我个人比较熟悉这种情况。另外,结合西工大的实际情况,我主要说一下申请专业排名10-60名,综合排名50-120名的美国博士项目。其它诸如硕士、博士后、访问类型的学者,都相对比较容易,具体情况也可以斟酌参考。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摩问:如何能为离于爱者?
佛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而法相宛然,即为离于爱者。
摩问:此非易事。
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摩问:何为?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我拎出来两点着重谈一下我的认识。
一是“牛PAPER”,所谓“牛PAPER”,就是在境外发行的英文顶级会议或者期刊的PAPER,任何其他形式(包括国内任何会议期刊和国外非顶级PAPER)都只能在数量上发挥作用。据我的个人了解,西工大的本科生能发表出顶级会议或者期刊的PAPER,应该是凤毛麟角。这是受学校自身科研水平所限,可能老师自己这几年都发表不了几篇这样的PAPER。如此说来,除非自己在科研上有相当的天赋和造诣,我个人不推荐本科生进实验室花费很多时间去做所谓的PAPER,如果是学有余力,可以在大三下学期之后尝试进入实验室接触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并在“数量”上对PAPER做一些积累。在不影响GPA的情况下,这对申请还是有好处的。07年MIT的VISION组招了一个CUHK的学生,就是因为发表了13篇顶级PAPER。种种迹象表明,冲击TOP10最为重要(有时是必须)的手段就是“牛PAPER”。可以看作是TOP10的敲门砖。
二是“牛推荐信”。我当年申请的推荐信很“牛”,为我发挥了不少作用。一封是MIT的,是我在清华和香港中文大学时候的导师;一封是图灵奖得主(计算机的诺贝尔奖)Andrew Yao的老师写的,他在蒋震奖学金时面试过我,之后一直保持联系并私人推荐我给MIT和UIUC;一封是我们这个领域的权威泰斗,是我在剑桥大学的导师Steve Young。我说的“牛推荐”,不是要误导大家,而是要说明一个问题:非常熟悉自己的人写的推荐信远比不熟悉自己的牛人推荐要有效的多。也就是说,如果你要找牛人,那这些“牛人”也一定要非常非常熟悉你才是,随便找一个院士或者博导,一点用处都没有。
讨论完了之后,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本科学分绩应该是我们每一个西工大留学预备人员最应该拼杀的一个项目。
--------------------------------------------------------------------------------
贰. 留学准备步骤
大一,疯狂地玩
大一的主要目的就是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并且把高等数学等数理课程学好、学扎实。充分利用图书馆、英语角等资源,锻炼自己个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培养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另外,适当的了解出国的资讯,以及及时地和父母沟通这些想法。
我在大一的时候在图书馆看了不少各种门类的书,之后我TOEFL考了653+6,作文满分,参杂了一些拉丁和希腊语的词汇,我想这些都是与广泛的涉猎分不开的。另外就是我从大一开始就参加西工大和西北大的英语角,周三在西工大、周四在西北大,只要有1个人在,我就会上去和他/她说到寝室关门,风雨无阻。有的时候还会去外院和陕师大参加英语角,这四年左右的英语角经历,极大地提高了我的英语口语能力,使得我在国外生活游刃有余。另外,我还通过互联网查找了很多有关的留学咨询,譬如TAISHA,GTER,水木,未名等等。
大二,疯狂地学
大二加开了很多基础课还有专业基础课,是获取本科学分绩高分的“攻坚战”。数学物理课程,以及专业基础课程,都需要保证在高分以上(95+)。另外这个学年也是参加诸如数模竞赛、英语竞赛等诸多课外活动,成功获取四六级证书、通过GT的“丰收年”,一定要锻炼好身体,打一场漂亮的“攻坚战”。这个学年仍然要继续看留学咨询,包括GT考试,包括签证,包括选校和浏览相应的学校网站。一般大二至少要把TOEFL给考掉。
我在大二的时候,拿过很多奖项,国际国内学校的都有一些,也是评了第1名拿到了三好标兵还有一些专项奖之类的荣誉。像概率、线代等等这些数理基础课也都在97左右,模电数电之类的专业基础课也学的不错,收获很大。积攒了一些GPA和其他的实力。
大三,更加专业
大三开的课程多半是专业课,对于“专业GPA”,尤其显得重要。另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课题,就是可以把GRE考掉。但是注意,以前的GRE(我不知道现在改革了没有)有10G和6G两种,如果选择大三下学期考6G,那么通常都会与期末考试复习相冲突,所以,如果对专业课拿高分不是很有把握,也可以安排在大四上学期的10月份考GRE。事实上,寄送材料的时候不必等把所有材料准备齐了再一起寄过去,而是可以分批寄送,这样就不用担心GRE成绩的寄送问题了。在完成这些任务之后,仍然要抓紧时间查看留学咨询,更重要的是要确定好自己的研究兴趣,以及研究一些自己喜欢的学校,并和相应的老师陶瓷。
由于我在高中搞竞赛,大学里的课程基本都已经学过,所以课业比较轻松。我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了科研和留学资讯上,投入了一些经历参加了一些科研项目,并且把TAISHA和GTER这两个主要的留学门户网站的相关帖子全部都看了一遍。专业GPA最终虽不尽人意,但也在 3.92/4.00 (忘记百分数了)。
大四,申请和丰收
大四上学期,大约在圣诞节前夕把材料都递送出去。选校的数目大约在15-20个左右,要把层次拉开。首先按照专业排名选校,再看综合排名。专业排名80名之后 和/或 综合排名120名之后的学校最好不要考虑。一般而言可以如此选校:
TOP1-10:选择3所左右,尤其是1所Dream School,不选人生就不完整的。
TOP11-20: 选择5所左右。注意看PROGRAM是否MATCH,老师是否招人。
TOP21-30:选择5所左右。注意陶瓷,保持联系。
TOP31-60:选择5所左右。可以依照个人喜好,根据地理、消费水平、气候环境等等因素遴选。
TOP61-80:选择3所左右。选择一些“冷门”一些的学校,避开与牛人的保底学校正面冲突。
然后可以再补申请几所综合排名120名-150左右的学校作为保底。一般来说,OFFER在情人节(次年2月14号)左右会大批地发下来,一直持续到4月15号甚至5月初。接下来的挑选OFFER也就因人而异了,不好一概论之。
到此整个申请过程就基本结束了,定好学校之后,索取I-20表格,准备VISA和机票,就可以启程赴美了。
--------------------------------------------------------------------------------
叁. Q&A
这部分待扩充,如果大家有问题,可以回复留言,我在这里编辑更改出来。
--------------------------------------------------------------------------------
肆. 尾声
写这篇小东西花了我不少时间,中途写了几次却没有保存整篇全部丢失,只好重头来过。我只希望我的努力能够让这篇小小的文字给一些仍然迷茫的学弟学妹们带来温暖和方向。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尤其是关于英国、美国计算机硕士和博士项目申请的问题 (譬如剑桥及普度大学的CS PHD Program),请通过如下方式联系我:
QQ: 3880817
MSN:[email protected]
最后,谨以此文献给陪伴着我4年的那份刻骨铭心,献给我的母校西工大。
Xi Tan @ Z7 Angel's Court, Trinity College, Cambridge, UK, CB2 1TQ
12:00(GMT) @ 2008.05.29
一是“牛PAPER”,所谓“牛PAPER”,就是在境外发行的英文顶级会议或者期刊的PAPER,任何其他形式(包括国内任何会议期刊和国外非顶级PAPER)都只能在数量上发挥作用。据我的个人了解,西工大的本科生能发表出顶级会议或者期刊的PAPER,应该是凤毛麟角。这是受学校自身科研水平所限,可能老师自己这几年都发表不了几篇这样的PAPER。如此说来,除非自己在科研上有相当的天赋和造诣,我个人不推荐本科生进实验室花费很多时间去做所谓的PAPER,如果是学有余力,可以在大三下学期之后尝试进入实验室接触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并在“数量”上对PAPER做一些积累。在不影响GPA的情况下,这对申请还是有好处的。07年MIT的VISION组招了一个CUHK的学生,就是因为发表了13篇顶级PAPER。种种迹象表明,冲击TOP10最为重要(有时是必须)的手段就是“牛PAPER”。可以看作是TOP10的敲门砖。
二是“牛推荐信”。我当年申请的推荐信很“牛”,为我发挥了不少作用。一封是MIT的,是我在清华和香港中文大学时候的导师;一封是图灵奖得主(计算机的诺贝尔奖)Andrew Yao的老师写的,他在蒋震奖学金时面试过我,之后一直保持联系并私人推荐我给MIT和UIUC;一封是我们这个领域的权威泰斗,是我在剑桥大学的导师Steve Young。我说的“牛推荐”,不是要误导大家,而是要说明一个问题:非常熟悉自己的人写的推荐信远比不熟悉自己的牛人推荐要有效的多。也就是说,如果你要找牛人,那这些“牛人”也一定要非常非常熟悉你才是,随便找一个院士或者博导,一点用处都没有。
讨论完了之后,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本科学分绩应该是我们每一个西工大留学预备人员最应该拼杀的一个项目。
--------------------------------------------------------------------------------
贰. 留学准备步骤
大一,疯狂地玩
大一的主要目的就是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并且把高等数学等数理课程学好、学扎实。充分利用图书馆、英语角等资源,锻炼自己个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培养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另外,适当的了解出国的资讯,以及及时地和父母沟通这些想法。
我在大一的时候在图书馆看了不少各种门类的书,之后我TOEFL考了653+6,作文满分,参杂了一些拉丁和希腊语的词汇,我想这些都是与广泛的涉猎分不开的。另外就是我从大一开始就参加西工大和西北大的英语角,周三在西工大、周四在西北大,只要有1个人在,我就会上去和他/她说到寝室关门,风雨无阻。有的时候还会去外院和陕师大参加英语角,这四年左右的英语角经历,极大地提高了我的英语口语能力,使得我在国外生活游刃有余。另外,我还通过互联网查找了很多有关的留学咨询,譬如TAISHA,GTER,水木,未名等等。
大二,疯狂地学
大二加开了很多基础课还有专业基础课,是获取本科学分绩高分的“攻坚战”。数学物理课程,以及专业基础课程,都需要保证在高分以上(95+)。另外这个学年也是参加诸如数模竞赛、英语竞赛等诸多课外活动,成功获取四六级证书、通过GT的“丰收年”,一定要锻炼好身体,打一场漂亮的“攻坚战”。这个学年仍然要继续看留学咨询,包括GT考试,包括签证,包括选校和浏览相应的学校网站。一般大二至少要把TOEFL给考掉。
我在大二的时候,拿过很多奖项,国际国内学校的都有一些,也是评了第1名拿到了三好标兵还有一些专项奖之类的荣誉。像概率、线代等等这些数理基础课也都在97左右,模电数电之类的专业基础课也学的不错,收获很大。积攒了一些GPA和其他的实力。
大三,更加专业
大三开的课程多半是专业课,对于“专业GPA”,尤其显得重要。另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课题,就是可以把GRE考掉。但是注意,以前的GRE(我不知道现在改革了没有)有10G和6G两种,如果选择大三下学期考6G,那么通常都会与期末考试复习相冲突,所以,如果对专业课拿高分不是很有把握,也可以安排在大四上学期的10月份考GRE。事实上,寄送材料的时候不必等把所有材料准备齐了再一起寄过去,而是可以分批寄送,这样就不用担心GRE成绩的寄送问题了。在完成这些任务之后,仍然要抓紧时间查看留学咨询,更重要的是要确定好自己的研究兴趣,以及研究一些自己喜欢的学校,并和相应的老师陶瓷。
由于我在高中搞竞赛,大学里的课程基本都已经学过,所以课业比较轻松。我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了科研和留学资讯上,投入了一些经历参加了一些科研项目,并且把TAISHA和GTER这两个主要的留学门户网站的相关帖子全部都看了一遍。专业GPA最终虽不尽人意,但也在 3.92/4.00 (忘记百分数了)。
大四,申请和丰收
大四上学期,大约在圣诞节前夕把材料都递送出去。选校的数目大约在15-20个左右,要把层次拉开。首先按照专业排名选校,再看综合排名。专业排名80名之后 和/或 综合排名120名之后的学校最好不要考虑。一般而言可以如此选校:
TOP1-10:选择3所左右,尤其是1所Dream School,不选人生就不完整的。
TOP11-20: 选择5所左右。注意看PROGRAM是否MATCH,老师是否招人。
TOP21-30:选择5所左右。注意陶瓷,保持联系。
TOP31-60:选择5所左右。可以依照个人喜好,根据地理、消费水平、气候环境等等因素遴选。
TOP61-80:选择3所左右。选择一些“冷门”一些的学校,避开与牛人的保底学校正面冲突。
然后可以再补申请几所综合排名120名-150左右的学校作为保底。一般来说,OFFER在情人节(次年2月14号)左右会大批地发下来,一直持续到4月15号甚至5月初。接下来的挑选OFFER也就因人而异了,不好一概论之。
到此整个申请过程就基本结束了,定好学校之后,索取I-20表格,准备VISA和机票,就可以启程赴美了。
--------------------------------------------------------------------------------
叁. Q&A
这部分待扩充,如果大家有问题,可以回复留言,我在这里编辑更改出来。
--------------------------------------------------------------------------------
肆. 尾声
写这篇小东西花了我不少时间,中途写了几次却没有保存整篇全部丢失,只好重头来过。我只希望我的努力能够让这篇小小的文字给一些仍然迷茫的学弟学妹们带来温暖和方向。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尤其是关于英国、美国计算机硕士和博士项目申请的问题 (譬如剑桥及普度大学的CS PHD Program),请通过如下方式联系我:
QQ: 3880817
MSN:[email protected]
最后,谨以此文献给陪伴着我4年的那份刻骨铭心,献给我的母校西工大。
Xi Tan @ Z7 Angel's Court, Trinity College, Cambridge, UK, CB2 1TQ
12:00(GMT) @ 2008.05.29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摩问:如何能为离于爱者?
佛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而法相宛然,即为离于爱者。
摩问:此非易事。
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摩问:何为?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顶
人的一生问一问能有几天? 人的一生算一算不过三天: 跑过去的是昨天,奔过来的是明天,正在走的是今天。 不要忘记昨天,认真想想明天,好好把握今天。 但愿到了明天,今天已成昨天,你依然在我身边。 春梦无痕,秋夜缠绵,如歌岁月,似水流年。 但愿到了明天,今天已成昨天,我依然在您心间。

榜样的力量





M

mark一下



牛人,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