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版扫盲帖1——摄影基本参数知识(针对数码相机)

稻草人的迷失

 


    拍照其实就那么回事,拿起相机,设好几个参数,焦一对好,按下快门,O了。拍完了,相机会自己处理,一般都会得到一张JPEG的照片,这个照片会带上EXIF(Exchangeable Image File Format),EXIF里头就包含所有拍照的参数了。下面,我以EXIF提供 的信息为主线说明一下拍片子的参数了。


    1.相机。这部分主要是说明相机的基本参数。厂商,即生产相机的厂家,有Canon,Nikon,Pentax等;型号,即相机的具体型号,像什么EOS 5D Mark II,Limux LX5,即拍照片用的什么相机。然后分辨率,一般都用的是72ppi,即一英寸长度上72个像素单位,这是显示用的分辨率,如果要打印,一般要用上300ppi;软件,即用什么软件对这个照片进行处理的,如果是直接出片的话,就是相机内置的处理软件,如果经PS处理后,就会变成PS,比如我上传的片子的EXIF里这项一般是Adobe Photoshop CS5 Windows;日期/时间,指的是照片最后修改的时间。


    2.图像。这部分里基本上是拍照片的几乎所有参数了,下面,也将一个一个仔细说清楚了。


    ①曝光时间,这个是底片的受光时间,现在都是CCD或者CMOS的受光时间了。曝光时间越长,接受光照时间越长,得到的光通量越多,出来的片子就更亮。


    ②F值,即光圈值。这里先解释一个东西,光圈。如图所示,快门一般是一个能沿圆开合的东西。拍照时,按下快门后,光圈会迅速打开一个口一些时间后关闭,打开的口的直径是后面要说的东西,时间即前面的曝光时间。光圈原本应该是一个比值,即1:2,1:2.8,1:4等,具体意思是光圈口的直径与焦距的比值。所以数值越小,光圈越大。由于比值前面是一,一般略去写成f/2.8等。


    http://www.zaizhangqiu.com/UpFiles/2009011418090445384.jpg" role="presentation" />


   ③ISO,这个定义本来是指胶卷的感光速度,后来有了数码,这个参数也沿用了下来,指的是CCD或者CMOS的感光度,值越低表明对光感应越不强。但是低ISO画质好,高ISO躁点多,一般是尽量用低ISO的。我一般对别人说的是能用100的就用的100的,实在不行就往高了调。


   ④曝光设定,一般有手动,光圈优先,快门优先,程序曝光。手动即手动设定;光圈即固定F值,然后由相机测光得出合适的曝光时间;快门优先,即固定曝光时间,然后由相机测光得出合适的曝光时间;程序曝光即相机完全自行设定两个值。以上ISO都是自行设定的。相机都有Auto档,这个档,相机全部自行设定上面三个值,不需要用户去管这个三个值,但往往这样出来的片子不合意。


   ⑤曝光补偿,这是相机在设定曝光参数时所给的一个偏置值,用来使相机更准确地曝光。一般在过亮的情况下,比如太阳直射,一般是要减2/3EV到1EV,在光线更暗的情况下,一般又加正的曝光补偿。一般普通DC有-2EV到2EV,单反机子有-5EV到5EV。


   ⑥测光模式,通常测光模式有点测,评价测光,平均测光。点测一般相机跟据中心点处的光亮度来决定参数,评价测光是以中心点为主要参考,周围为次参的方式。平均测光,这个就是根据所有区域的光强度来决定拍照参数。


   ⑦焦距,如果这个东西不知道的去复习一下初中物理。不过由于当年135胶片的地位,现在说焦距一般都对换到135胶片的数值。现在普通DC一般用的是小尺寸的CCD或者CMOS,一般都剩上一个倍率就是135胶片的具体数值了。


   ⑧白平衡,由于人眼具有调节功能,所以感觉不出来在白炽灯和太阳光下同一白色有什么不同,但是相机不能调节,在不同的光源下,或者说不同的色温下,相同的白色拍出不同的颜色出来,为了与眼睛感觉一致,所以有了白平衡这一项了,具体在拍的时候,对比一下相机里的颜色和你眼实际看到的颜色,选出最好的白平衡状态。一般专业级的摄影都有三色卡进行调色的。


   ⑨像素X尺寸Y尺寸,指的是照片两边的像素数量,这两者的乘积就是像素值,比如1200万的机子出来的片子的尺寸是4000*3000。普通的网络图片,比如OL看的片子一般是600*450,即27万,所以买相机不必过于重视相机的像素。只有有打印图片的要求会追求像素的大小。


   本文通过EXIF信息的主要讲述了摄影的基本知识。知道的路过了,不知道的就来扫下盲。


 

林伊一
啊,还是没看懂。
还有谁能给解释下啥么叫构图。怎么看出来构图好坏。
迷阳若轲


林伊一 #4
啊,还是没看懂。还有谁能给解释下啥么叫构图。怎么看出来构图好坏。


构图好,就是看着舒服,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齐东野语
mark,学习帖

箭在弦上,弓对箭说,去吧,你的自由就是我的自由。
《从牛A到牛C》十二年武侠乐与路 :http://wenku.baidu.com/view/0d786bfff705cc17552709ac.html
剪影
顶贴。
补充一点哈。曝光时间越长,拍出的照片越细腻,因为cmos感光越充分。照片中细节越多。
但是如果单纯的曝光时间长片子就会一片惨白,这是可以考虑用摇黑卡或者上滤镜,减少通过镜头的光量。
至于什么是黑卡和GND\ND滤镜,各位可以google下。
个人认为风景照最重要的还是曝光时间。10-20秒最佳。

"Do you want some?"
BURBERRY
谢谢楼主

宽恕,原谅并不代表忘记,也不代表赦免,而是放自己一条生路。孤单不是没有朋友的关系,而是没有人住在你心里 开始我传说的旅途
大胯丫

这么有心得,大白天的曝10-20秒得用多小的光圈啊。。。光圈太小成像还不好。。。



剪影 #8
个人认为风景照最重要的还是曝光时间。10-20秒最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okyo52


剪影 #8
顶贴。补充一点哈。曝光时间越长,拍出的照片越细腻,因为cmos感光越充分。照片中细节越多。但是如果单纯的曝光时间长片子就会一片惨白,这是可以考虑用摇黑卡或者上滤镜,减少通过镜头的光量。至于什么是黑卡和GND\ND滤镜,各位可以google下...个人认为风景照最重要的还是曝光时间。10-20秒最佳


我估计剪影是夜景控


荧惑守心
10-20秒,风把云都吹走了,必须三角架,拍不动的东西

爱来绿色建筑网http://www.archlib.com
收集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绿色建筑资料图片规范实例的专业技术网站
在西工大第七年,学了点皮毛
专业翻新核弹头,潜艇抛光,回收二手航母,大修核反应堆,航天飞机保养.高空擦洗卫星积尘
剪影
光圈越小越好。iso越低越好。
嗯,我是黄昏湖面。
10-20秒只要不是大风天没问题的。

"Do you want some?"
剪影
光圈小不是因为怕过曝光。过曝光利用滤镜或者黑卡。
小光圈是为了让成像更细腻,防止大光圈的虚化。
光圈大小决定于各位想表达什么内容,和曝光时间没绝对的关系。

"Do you want some?"
kilo


剪影 #8
顶贴。补充一点哈。曝光时间越长,拍出的照片越细腻,因为cmos感光越充分。照片中细节越多。但是如果单纯的曝光时间长片子就会一片惨白,这是可以考虑用摇黑卡或者上滤镜,减少通过镜头的光量。至于什么是黑卡和GND\ND滤镜,各位可以google下...

10-20秒?我的机器能设定这个速度快门么?


剪影
上个快门线,按一下快门开,再按一下快门关。
任意曝光了。嘻嘻

"Do you want some?"
_______
我脚着很有必要让楼主给讲讲闪光灯怎么用,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不用。
大胯丫

你这只看景深什么都不管了啊



剪影 #14
光圈小不是因为怕过曝光。过曝光利用滤镜或者黑卡。小光圈是为了让成像更细腻,防止大光圈的虚化。光圈大小决定于各位想表达什么内容,和曝光时间没绝对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黑~
mark/

···Only the children know what they are looking for. They waste their time over a rag doll and it becomes very important to them; and if anybody takes it away from them, they cry…
传说哥他哥
有点专业,一般人买相机无非就看价位、牌子、像素、聚焦倍数灯,再就是图像处理芯片和镜头什么的

误入凡间
Mrak~

伱卟懂姊做の亊,伱ゐ伱懵懂。
屯云雷
顶!

渐渐远行的身影,
匆匆过往的人生,
慢慢失落的人格,
缓缓浇灭的理想。
conce
建议 LZ也来个 从入门到精通 ,这个还有用, 好帖。

get red
new life
清新空气
九灏源
《稻草人教你如何摄影》 等离子体高温物质传送研究所出版社,2010年

慢慢的等待~
要变成小雪球啊
AYD


稻草人的迷失 #1
     拍照其实就那么回事,拿起相机,设好几个参数,焦一对好,按下快门,O了。拍完了,相机会自己处理,一般都会得到一张JPEG的照片,这个照片会带上EXIF(Exchangeable Image F...



帮楼主澄清一下 ppi和dpi,方便大家ps


dpi:dot per inch 点/英寸


ppi:pixel per inch 像素/英寸


    dpi 是印刷单位,指每平方英寸上的点数。印刷点dot和电脑的显示像素pixel不一样。dpi是针对于输出设备而言的,指输出分辨率,一般的激光打印机的输出分辨率是300dpi-1200dpi。


    数码相机采用ppi表示图像分辨率,ppi越高画面的细节越丰富,数码相机出来的图片都是72ppi的分辨率。 


    ppi和dpi是两个概念,照片打印冲印都只用dpi。数码相机照的照片ppi可以在Photoshop里面改成300ppi,但这绝不是冲印出来需要的300dpi。要使这两个值统一,先要按需要的实际尺寸(比如6寸照片)裁切图片,然后固定图片的像素和比例(去掉“重定义图片的像素”),把图片宽度和高度调整到你要的实际尺寸。这时候的ppi就是你的图片在这个冲印尺寸下的dpi。若低于120印出来的效果比较差,120~200还可以,300最好。(300dpi是相片冲印机的极限,一般250就够。冲印机300dpi的照片质量是远超1200dpi的打印机的)


 


事究竟、度无极、到彼岸 http://bbs.openlab.net.cn/blogs/ayd/default.aspx
稻草人的迷失
第一部分说的是摄影基本的参数,今天这部分讲得也是摄影的一些基本知识,一些需要了解的知识。
1.景深
景深指的是照片中清晰的那一段。在照片中灵活地运用景深能有效改变照片的效果,特别在大光圈镜头带来的背景虚化。一般我们称清晰段短的为小景深,反之为大景深,景深大小与三个因素有关,光圈大小,焦距大小,物距大小。光圈越大(数值越小),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数值越大),景深越大;焦距越大,景深越小,焦距越小,景深越大;物距是指被摄物体跟镜头的距离,这个距离越大,景深越大,距离越小,景深越小。具体的景深公式能从网上搜到,但是现在基本是数码相机,最后的成像效果能直观地看出来,所以现在一般都不计算景深,都是直接看效果来确定拍照的参数。
2.对焦
通常我们有时看一张照片说它脱焦了,跑焦了或者没对上焦,都是说被摄物体没有清晰的在照片上成像。一张像样的照片出来,对焦准确是必不可少的。那么,相机的对焦过程是怎么样的呢?这个时候,我们得翻开大学物理书,几何光学部分,里面有个著名的牛顿物像公式:1/s+1/s'=1/f。我们知道,当平行光入射时,像距长度正好就是焦距大小。 对于牛顿物像公式,平行光相当于物距s=∞,那么1/s=0,则可以得出s'=f。但是我们拍东西总不可能总拍太阳,月亮这些可以看作无穷远的东西吧,那么在拍近处的东西,相机是如何对焦的呢?首先,当焦距定好后,即f固定,物距不在是∞时,就是有一个确定的值,1/s>0,则1/s'<1/f,那么s'>f,即物距发生变化,比原来的大,而且,当s变化时,s'随之变化,也就是说对焦中,镜头与CCD或者CMOS的距离在发生变化,所以镜头中都会有马达,在对焦的时候,我们可以听到马达的声音。
3.半按快门
当轻轻按下相机的快门的快门,相机不会打开光圈曝光但是有动作,这就是对焦。有了这个,大家可以提前看到片子出来是什么效果,要不是继续按下快门,而不致于快门数飙涨;另一个作用就相当重要了,就是重新构图,把你要拍的东西对好焦后,然而,你又不希望这个东西在正中间的时候,就可以半按快门后,移到下相机,重新构好图后,再按下快门。而对单反相机,一般都有多点对焦,有时不需要这个功能。
4.微距
微距即小距离,也就是在拍摄时,镜头与被摄物体间的距离很小,这种方式多用来拍小物品,比如花。由于物距很小,有第一部分的景深,我们知道,这个时候,景深也很小,一般被摄主体很清晰,背景就完全虚化了。这里可以参见今年armonico参赛作品,但评委里有句话说构图不足,那我还真不知道构图好的微距是什么模样。但是由于物距小,1/s很大,要求1/s'很小,s'很大,普通DC很难达到这个要求,所以普通DC在拍微距时,距离太近时会对不上焦。
5.广角
说广角得先说下焦距,一般来说,焦距越大,相对应的像距也越大,反之,焦距越小,所容纳的角度也就越大,一般又把小于焦距小于35mm的称为广角。广角带来效果是可拍的范围大,而且会有些畸变,sugiura的参赛作品里第一张就是张广角作品,但是后面两张照片其实可以拍更好。低于18mm的镜头一般视角能到180°左右,这类镜头前面会一个圆形的突起,也称鱼眼镜头,我校著名的郭师傅就有一个强力的广角镜头。
同上,该扫盲的看下,不需要看的就路过了。
云青欲雨
有更新。。。连载。。。看不懂。。

我躲在角落里看着你经过,然后装作是你错过了我.......
七 月
只会拿着相机胡乱拍的人表示看不懂。

鹰笛
LZ分享精神值得赞赏。不过有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曝光补偿……一般在过亮的情况下,比如太阳直射,一般是要减2/3EV到1EV,在光线更暗的情况下,一般又加正的曝光补偿”
应根据测光区域的亮度调整曝光补偿,原则是白加黑减。如,对白色人种面部测光后,可加曝光补偿1/3到2/3,对黑色人种面部测光后,可减曝光补偿1/3到2/3。
“白平衡……一般专业级的摄影都有三色卡进行调色的”
一般专业级的摄影师使用白卡或灰卡辅助调整白平衡。
“比如1200万的机子出来的片子的尺寸是4000*3000”
1200万像素的片子幅面也可以是4243*2828像素。
“说广角得先说下焦距,一般来说,焦距越大,相对应的像距也越大”
焦距与像距没有必然的关系。
“低于18mm的镜头一般视角能到180°左右”
18mm镜头在135感光幅面上的视角约100°,12mm镜头在135感光幅面上的视角约122°,均不到180°。相同焦距的镜头在不同感光幅面上使用时的视角也有不同,如在标准的35mm胶片上,50mm标准镜头的可视角度约为46度。在APS-C画幅的数码单反上,可视角度约为31度,而在中画幅的哈苏数码后背上,可视角度就变成大约60度。

传说中的魔笛,据说能够召唤神鹰。
稻草人的迷失


鹰笛 #32
LZ分享精神值得赞赏。不过有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曝光补偿……一般在过亮的情况下,比如太阳直射,一般是要减2/3EV到1EV,在光线更暗的情况下,一般又加正的曝光补偿”应根据测光区域的亮度调整曝光补偿,原则是白加黑减。如,对白色人种面部测光...
“白平衡……一般专业级的摄影都有三色卡进行调色的”


一般专业级的摄影师使用白卡或灰卡辅助调整白平衡。


三色卡是白,18%灰和黑三色的。


 


“比如1200万的机子出来的片子的尺寸是4000*3000”
1200万像素的片子幅面也可以是4243*2828像素。


当时只想到了4:3这么个画幅的,由于这个画幅的机子较多,当然也有3:2和16:9的。


 


“说广角得先说下焦距,一般来说,焦距越大,相对应的像距也越大”
焦距与像距没有必然的关系。


牛顿物像公式告诉我们,这里的三者是有关系的。


 


“低于18mm的镜头一般视角能到180°左右”
18mm镜头在135感光幅面上的视角约100°,12mm镜头在135感光幅面上的视角约122°,均不到180°。相同焦距的镜头在不同感光幅面上使用时的视角也有不同,如在标准的35mm胶片上,50mm标准镜头的可视角度约为46度。在APS-C画幅的数码单反上,可视角度约为31度,而在中画幅的哈苏数码后背上,可视角度就变成大约60度。


这 个多谢指正。当时写这个东西也完全是因为家里没电,打开笔记本也不知道干什么,就这了这些,也没去查,有些东西都不记得了。

稻草人的迷失
“说广角得先说下焦距,一般来说,焦距越大,相对应的像距也越大”
焦距与像距没有必然的关系。
牛顿物像公式告诉我们,这里的三者是有关系的。
这一部分最好的理解方式是画几何光路图,画个三角形其实就能明白的东西~
鹰笛


稻草人的迷失 #34
“说广角得先说下焦距,一般来说,焦距越大,相对应的像距也越大”焦距与像距没有必然的关系。牛顿物像公式告诉我们,这里的三者是有关系的。这一部分最好的理解方式是画几何光路图,画个三角形其实就能明白的东西~


物理公式的使用是有前提的。


对于同种镜头卡口,使用10mm镜头和500mm镜头时,法兰距是一样的——这说明末端镜片到像平面距离的变化并不大。


由于实际的镜头并非简单的单凸透镜结构,此时应用光学公式来描述像距,并无太大意义。


传说中的魔笛,据说能够召唤神鹰。
稻草人的迷失


鹰笛 #35
稻草人的迷失 #34
“说广角得先说下焦距,一般来说,焦距越大,相对应的像距也越大”焦距与像距没有必然的关系。牛顿物像公式告诉我们,这里的三者是有关系的。这一部分最好的理解方式是画几何光路图,画个三角形其实就能明白的东西~
物理公式的使用是有前提的。对于同种镜头卡口,使用10mm镜头和500mm镜头时,法兰距是一样的——这说明末端镜片到像平面距离的变化并不大。由于实际的镜头并非简单的单凸透镜结构,此时应用光学公式来描述像距,并无太大意义...


先说第二个问题,解决了第二个问题,第一个才好说。


首先,几乎所有的镜头都不是凸透镜,但是,焦距仍然是存在的,而且是确定值。其次,牛顿物像公式不是只适合凸透镜,是适合所有的理想几何光学系统的。虽然这里几乎不可能是什么理想系统,相信物理里,你也知道理想与实际情况想差的程度了,这里用这个公式也方便理解。


好,既然我们能理解这个公式,第一个就好说了,正是因为这个像距变化小,有一定范围,所以也就为什么相机有对焦最近的距离了。去推一下就知道了~


 


 

鹰笛


稻草人的迷失 #38
鹰笛 #35
稻草人的迷失 #34
“说广角得先说下焦距,一般来说,焦距越大,相对应的像距也越大”焦距与像距没有必然的关系。牛顿物像公式告诉我们,这里的三者是有关系的。这一部分最好的理解方式是画几何光路图,画个三角形其实就能明白的东西~
物理公式的使用是有前提的。对于同种镜头卡口,使用10mm镜头和500mm镜头时,法兰距是一样的——这说明末端镜片到像平面距离的变化并不大。由于实际的镜头并非简单的单凸透镜结构,此时应用光学公式来描述像距,并无太大意义...
先说第二个问题,解决了第二个问题,第一个才好说。首先,几乎所有的镜头都不是凸透镜,但是,焦距仍然是存在的,而且是确定值。其次,牛顿物像公式不是只适合凸透镜,是适合所有的理想几何光学系统的。虽然这里几乎不可能是什么理想系统,相信物理里,你也知...


好,既然我们能理解这个公式,第一个就好说了,正是因为这个像距变化小,有一定范围,所以也就为什么相机有对焦最近的距离了。去推一下就知道了~


好,继续讨论,就当是一次思维训练。


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约等于镜头物距可取的最小值。这依然与像距无关。


姑且认为是把“物距”误写为“像距”了。105mm的微距镜头与105mm的人像镜头,其最近对焦距离,或称最小物距,是不同的。这再次证明,几何光学公式,对于复杂镜组来说,不是简单适用的。


关于复杂镜组的等效焦距是否确定值,查询一下诸多内对焦镜头出现的焦距缩水报告,也便明白这个理想的确定值,在实际应用中,是多么奢侈的了。


传说中的魔笛,据说能够召唤神鹰。
中文房间
技术贴 果断留名 必须学习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稻草人的迷失


鹰笛 #40
稻草人的迷失 #38
鹰笛 #35
稻草人的迷失 #34
“说广角得先说下焦距,一般来说,焦距越大,相对应的像距也越大”焦距与像距没有必然的关系。牛顿物像公式告诉我们,这里的三者是有关系的。这一部分最好的理解方式是画几何光路图,画个三角形其实就能明白的东西~
物理公式的使用是有前提的。对于同种镜头卡口,使用10mm镜头和500mm镜头时,法兰距是一样的——这说明末端镜片到像平面距离的变化并不大。由于实际的镜头并非简单的单凸透镜结构,此时应用光学公式来描述像距,并无太大意义...
先说第二个问题,解决了第二个问题,第一个才好说。首先,几乎所有的镜头都不是凸透镜,但是,焦距仍然是存在的,而且是确定值。其次,牛顿物像公式不是只适合凸透镜,是适合所有的理想几何光学系统的。虽然这里几乎不可能是什么理想系统,相信物理里,你也知...好,既然我们能理解这个公式,第一个就好说了,正是因为这个像距变化小,有一定范围,所以也就为什么相机有对焦最近的距离了。去推一下就知道了~
好,继续讨论,就当是一次思维训练。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约等于镜头物距可取的最小值。这依然与像距无关。姑且认为是把“物距”误写为“像距”了。105mm的微距镜头与105mm的人像镜头,其最近对焦...


 


我不知道1/s+1/s'=1/f这个公式你是否学过,是否理解这其中的意义,或者是对这个公式的怀疑,或者是适用范围的怀疑。


还是直接说这个东西吧,105mm的微距镜头与105mm的人像镜头,这两个镜头的结构肯定是不同的,但其实镜片到CCD的距离却是相等的,而最近对焦距离又是不等的,这是不是违反了上面的那个公式呢?


我们在应用这个公式的时候,我们要等效出一个理想光学组,这个光学组的中心位置不是在镜头组的最后面,而是由这些镜片决定,很显然,105mm的微距镜头与105mm的人像镜头的等效光学组是不一样,其中心位置不在同一位置,也就是说,像距不一样,因此,物距也就不一样。


内对焦这东西是跟上面一样理解的,这里像距不是简单的镜头直接远离CCD,而是内部镜头的移动而达到其等效光学组中心位置的移动而对焦。“查询一下诸多内对焦镜头出现的焦距缩水报告”,这个对我来说还是个新消息,以前还没听过,刚查询了一下,果真是,由于内对焦时,某些镜头会移动,改变内部镜头之间的距离,极易改变焦距,从而出现了缩水现像。


 

kilo
不至于吧你们。。。。自己拿个几个凸透镜和成像版玩吧,我大物光学原理就是那么玩的,哈哈哈,还做了一个全息成像,都忘记拍了什么了。话说做实验学东西就是快

鹰笛


稻草人的迷失 #42
鹰笛 #40
稻草人的迷失 #38
鹰笛 #35
稻草人的迷失 #34
“说广角得先说下焦距,一般来说,焦距越大,相对应的像距也越大”焦距与像距没有必然的关系。牛顿物像公式告诉我们,这里的三者是有关系的。这一部分最好的理解方式是画几何光路图,画个三角形其实就能明白的东西~
物理公式的使用是有前提的。对于同种镜头卡口,使用10mm镜头和500mm镜头时,法兰距是一样的——这说明末端镜片到像平面距离的变化并不大。由于实际的镜头并非简单的单凸透镜结构,此时应用光学公式来描述像距,并无太大意义...
先说第二个问题,解决了第二个问题,第一个才好说。首先,几乎所有的镜头都不是凸透镜,但是,焦距仍然是存在的,而且是确定值。其次,牛顿物像公式不是只适合凸透镜,是适合所有的理想几何光学系统的。虽然这里几乎不可能是什么理想系统,相信物理里,你也知...好,既然我们能理解这个公式,第一个就好说了,正是因为这个像距变化小,有一定范围,所以也就为什么相机有对焦最近的距离了。去推一下就知道了~
好,继续讨论,就当是一次思维训练。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约等于镜头物距可取的最小值。这依然与像距无关。姑且认为是把“物距”误写为“像距”了。105mm的微距镜头与105mm的人像镜头,其最近对焦...
 我不知道1/s+1/s'=1/f这个公式你是否学过,是否理解这其中的意义,或者是对这个公式的怀疑,或者是适用范围的怀疑。还是直接说这个东西吧,105mm的微距镜头与105mm的人像镜头,这两个镜头的结构肯定是不同的,但其实镜片到...


淡定……淡定……


 


知道某个公式,对于分析问题来说并不够,还应掌握并理解公式应用的限制条件。


无前提地使用理想化公式,并结合应用不准确的概念,往往形成看来合理但实际存在偏差的结论。


 


既然理解了某些镜头会出现焦距缩水的现象,就该明白,固执地认为复杂镜组焦距不变、且复杂镜组可以理想为一个所谓的固定 “光学组”,已经存在错误。


 


那么1/s+1/s’=1/f这个公式在什么条件下是适用的呢?


 


这个公式适用于“球面薄透镜”的情况。这个要求非常的理想化:透镜的厚度可以忽略,但其两面分别具有曲率半径R1R2。将具备折射率n的材质所制作的薄透镜置于折射率为1的环境介质中时,可以建立公式1/s+1/s’=(n-1)(1/R1-1/R2)。由于对于特定的薄透镜和环境介质,等式右端为一常数,定义该常数的倒数为f,则可写出公式1/s+1/s’=1/f


 


可以发现一个有些令人沮丧的问题:我们所看到的镜头,并非薄透镜,所有镜片都是有厚度的——这个厚度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其一,从理论分析角度讲,成像描述不再适用上述简单几何光学公式,应当进行修正;


 


其二,在实际应用中,像差、畸变等问题随之而来。这需要应用特殊设计的镜片来对光路进行调整、校正,获得像差、畸变乃至色散在许可范围之内的成像。这些特殊设计的镜片,也包括现代镜头设计中所说的非球形镜片。好了,这就是摄影镜头大多不采用单镜片,而使用复杂镜组设计的原因。


 


对于复杂镜组,上述几何光学公式又该如何应用呢?


 


将焦距f1f2的两个薄透镜以距离d放置,其等效焦距为f=f1*f2/(f1+f2-d)


如果存在两个以上的薄透镜,按上式类推,可以求算整个透镜组的等效焦距。


这样看来,如果是固定间距的薄透镜组,是可以将其等效为单球面薄透镜的。


 


实际的情况中,镜组中存在厚透镜以及非球面镜片;由于对焦、像差畸变补偿等动作,各镜片之间的间距也不断调整。上述等效,对实际的、具备复杂镜组的镜头来说不是精确的,需要进一步进行修正。


 


如何修正?不写了,查阅镜头光学相应的书籍吧。总而言之,问题比大多数初学者想象的更复杂。


 


回到最初的问题。复杂镜组的光学表现不能精确等效到球面薄透镜。怎么办?


 


在定性或非精确定量的描述中,我们仍然可以应用简单的几何光学公式来做一般性判断和说明,但是,要说明前提,特别要注意避免误用概念、避免对不明真相的科普对象造成误导。


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尝试选择对几何光学公式精确修正后进行精确计算,也可以选择在理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将镜组作为近似黑箱处理,并根据实际应用体验做不违背基本原理的修正性判断。


 


你也可以做自己的选择。


传说中的魔笛,据说能够召唤神鹰。
鹰笛


剪影 #8
顶贴。补充一点哈。曝光时间越长,拍出的照片越细腻,因为cmos感光越充分。照片中细节越多。但是如果单纯的曝光时间长片子就会一片惨白,这是可以考虑用摇黑卡或者上滤镜,减少通过镜头的光量。至于什么是黑卡和GND\ND滤镜,各位可以google下...



剪影 #13
光圈越小越好。iso越低越好。嗯,我是黄昏湖面。10-20秒只要不是大风天没问题的。


剪影 #14
光圈小不是因为怕过曝光。过曝光利用滤镜或者黑卡。小光圈是为了让成像更细腻,防止大光圈的虚化。光圈大小决定于各位想表达什么内容,和曝光时间没绝对的关系。


再点评一番。


首先是矛盾的观点。“曝光时间越长,拍出的照片越细腻,因为cmos感光越充分。”、“但是如果单纯的曝光时间长片子就会一片惨白,这是可以考虑用摇黑卡或者上滤镜,减少通过镜头的光量。”


使用灰镜,会减小通光量,从而降低整体过曝的几率,但同时也可能导致芯片或胶片感光量降低,抵消“充分感光”带来的画质细腻;对于感光芯片而言,由于暗电流的存在,甚至会降低画质,对于胶片而言,可能带来倒易律失效,增加曝光控制的难度。


使用渐变滤镜、或摇黑卡进行部分遮光,是为了均衡画面亮度,避免局部过曝,这主要不是解决画质细腻度的问题。


 


其二:有关光圈。随着感光芯片的像素密度越来越高,镜头在小孔径下的衍射问题成为了妨害100%画质的重要因素。不管是从MTF曲线角度获取最佳镜头成像素质,还是降低衍射带来的画质妨害的角度,都不应当过分追求最小光圈。


 


其三:内容表达与光圈、快门的关系。摄影是光影和时间的凝固技术。使用一定的镜头,画幅决定了你所需凝固的空间投影面大小,光圈决定了你所需凝固的空间纵深,快门决定了你所需凝固的时间长度。


对于风光摄影,人们追求大画幅来获取大的空间面积,使用小光圈来获得足够的空间景深,使用慢快门来凝聚时间之精华,如行云流水之动态。


对于人像摄影,则要抓住那一刻的精气神,所以多采用快速快门来把握当下,并以大光圈来摒除各种纷扰。


 


互相交流,互相点评。致礼。


传说中的魔笛,据说能够召唤神鹰。
稻草人的迷失


鹰笛 #44
稻草人的迷失 #42
鹰笛 #40
稻草人的迷失 #38
鹰笛 #35
稻草人的迷失 #34
“说广角得先说下焦距,一般来说,焦距越大,相对应的像距也越大”焦距与像距没有必然的关系。牛顿物像公式告诉我们,这里的三者是有关系的。这一部分最好的理解方式是画几何光路图,画个三角形其实就能明白的东西~
物理公式的使用是有前提的。对于同种镜头卡口,使用10mm镜头和500mm镜头时,法兰距是一样的——这说明末端镜片到像平面距离的变化并不大。由于实际的镜头并非简单的单凸透镜结构,此时应用光学公式来描述像距,并无太大意义...
先说第二个问题,解决了第二个问题,第一个才好说。首先,几乎所有的镜头都不是凸透镜,但是,焦距仍然是存在的,而且是确定值。其次,牛顿物像公式不是只适合凸透镜,是适合所有的理想几何光学系统的。虽然这里几乎不可能是什么理想系统,相信物理里,你也知...好,既然我们能理解这个公式,第一个就好说了,正是因为这个像距变化小,有一定范围,所以也就为什么相机有对焦最近的距离了。去推一下就知道了~
好,继续讨论,就当是一次思维训练。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约等于镜头物距可取的最小值。这依然与像距无关。姑且认为是把“物距”误写为“像距”了。105mm的微距镜头与105mm的人像镜头,其最近对焦...
 我不知道1/s+1/s'=1/f这个公式你是否学过,是否理解这其中的意义,或者是对这个公式的怀疑,或者是适用范围的怀疑。还是直接说这个东西吧,105mm的微距镜头与105mm的人像镜头,这两个镜头的结构肯定是不同的,但其实镜片到...
淡定……淡定…… 知道某个公式,对于分析问题来说并不够,还应掌握并理解公式应用的限制条件。无前提地使用理想化公式,并结合应用不准确的概念,往往形成看来合理但实际存在偏差的结论...


 


讨论到这里,我学得已经说得差不多,所有要解释的问题都已经解决了。


对于那个公式,我前面也说过了,但没有强调过,这个公式适用于理想光学条件。也正如你所说,这个公式在定性和半定量说明问题最简单不过了。


对于“等效光学组”,我不知道你所学的物理中光学部分有没有这个,这是在做几何光学图时为了简化而出现的。比如说10块镜片组成的镜头,如果我们要画路图,我们得分别考虑10块镜片的入射光与出射光。而画出最终的光路图。我们将其等效后,相当于一堆电阻串并联后的效果,好多个电阻串并联后的计算公式是复杂的,但是,总电阻是存在的,并且,状态不变时,总电阻是不变的,其实只有我们知道总电流与总电压,我们就会知道总电阻的。对于“等效光学组”,我们也是将其等效成一个电阻一样,等效成一个光学镜片,不是简单的凸透镜或者凹透镜,我们通常只画两条坚线代替这个“等效光学组”,这个时候,我们只要画出总的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因为我们只需要这两个东西,中间光线是怎么走我根本不需要关注。这样一来,简化易求,也更易理解。至于里面单独镜片的移动会改变焦距,首先,这是肯定的,在电阻里,我们也知道,只要一个电阻值变化,必定会影响总电阻的。这个时候,等效电阻和“等效光学组”也就在发生着变化。


确实,有些问题我为了说得简单些,就一直简化地说下去了。没有提及实际以级复杂情况下,情况会有些不同。


 


 


这么多天的讨论,其实很爽,一方面一直在讨论学术与实际的区别与联系,另一方面,我也感觉到我的帖子有人认真看了。我已经满足了。


但是后面我不会再更新了。

鹰笛


稻草人的迷失 #47


这么多天的讨论,其实很爽,一方面一直在讨论学术与实际的区别与联系,另一方面,我也感觉到我的帖子有人认真看了。我已经满足了。


但是后面我不会再...


//HAND


有空还是继续普及知识吧,其实我也蛮难得这么认真刷别人屏的:)


传说中的魔笛,据说能够召唤神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