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一个公正判决足矣!——再致王泉法官

书记员:“继续调解。”
#51
书记员:“继续调解。” 6月28日西安市中院、民二庭庭长着手亲自主持“背靠背”调解程靖龙诉西北工业大学等名誉侵权一案,时至今日,足足过去了半个月。 今天下午,程靖龙两次打电话询问进展情况。 “你好,王法官在吗?” “程靖龙是吧?”一个熟悉的男人的声音,是书记员。 “我问一下我的案子有啥进展没有。” “继续调解。”书记员回答。 “这已经过了半个月啦。” “继续调解。”书记员再次回答。 “请你你给王法官说一下。” “说什么?”书记员反问。 “就说我打电话问了。” 既然西北工业大学不答应程靖龙的调解方案,作为主持“背靠背”调解的西安市中院,应该把西北工业大学方面的调解方案告诉程靖龙,说不准程靖龙还就接受了呢。 有一种可能,西北工业大学根本就没把这个案子当回事,是西安市中院自作多情替西北工业大学着想,试图不痛不痒地了结了这桩官司。 这个案子,超过审限三个月啦,对于西安市中院来说如鲠在喉。西安市中院何苦这般难为自己,不得而知! 仅仅因为西北工业大学配合调解不积极,就一再延长审限拖着不判,意欲何为? 2011-7-14
明知不可为,为之无憾;貌似不可为,坦然为之。



这件事情当时应该提交给教育部,这属于重大教育事故,要求追责,籍此推进教育方面的改革。走司法之路,根据中国的现实,注定曲折,中国的司法并不独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时代的发展,终于有了较好的结果,还是可贺的。


这件事中,有个老师的那句话,没有证据证明,这句话真的太荒唐了!没有科学根据的话竟然出现在纸面上!那你能证明他是潜精神病吗?显然不能!既然不能证明,为何还要写到纸面上?这个事件中涉事老师、医生有失职之错。
这几天看完了这个故事,真是感慨良多!
这几天看完了这个故事,真是感慨良多!

还是做个学渣比较安全。。。

管理制度和管理者的专业素质如果不能改善,无论对谁,安全系数都不会高,这不仅仅是高校的通病。从这点上能看到中国还是很low。
楼主这样的结果已经很不错了。从青葱懵懂时的被误判,经过据理力争,十几年的坚持不懈,终于扳回了一点儿。从这点上看,楼主还是个温和有韧性的人,面对这种遭遇,没有倒下,没有被逼成精神病。如果是个血性汉子,可能早已经在某些办公室发生了几起血案,吓懵教育部,震惊中南海,说不定教育制度上真有点儿改进。
20岁左右懵懂的年纪,思想上有了新的触动,或者说是灵感,他需要交流,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里,唯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贴“大字报”,神秘的措辞,被那些思想层级比较低的管理者认为了精神病,光环作用的原理下,他的任何行为都被病化了。遇到这样的管理者,真的很不幸!如果有比较好的制度,对管理者进行一定的约束,可能结果会好点儿,仅仅依靠管理者的道德素养,往往会踩空。
楼主这样的结果已经很不错了。从青葱懵懂时的被误判,经过据理力争,十几年的坚持不懈,终于扳回了一点儿。从这点上看,楼主还是个温和有韧性的人,面对这种遭遇,没有倒下,没有被逼成精神病。如果是个血性汉子,可能早已经在某些办公室发生了几起血案,吓懵教育部,震惊中南海,说不定教育制度上真有点儿改进。
20岁左右懵懂的年纪,思想上有了新的触动,或者说是灵感,他需要交流,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里,唯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贴“大字报”,神秘的措辞,被那些思想层级比较低的管理者认为了精神病,光环作用的原理下,他的任何行为都被病化了。遇到这样的管理者,真的很不幸!如果有比较好的制度,对管理者进行一定的约束,可能结果会好点儿,仅仅依靠管理者的道德素养,往往会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