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的归宿都是入党了。。。

吃饭有害健康
中国最复杂,人格分裂最严重的人——杨度:拿过秀才,参与过公车上书,当过满清四品。和康有为、梁启超、黄兴是好友,跟汪精卫、蔡锷、齐白石是同学,怂恿袁世凯称帝,赞同孙中山共和,北伐时说毛泽东能得天下,营救过李大钊,是杜月笙的师爷,入过佛门和国民党,最终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共。
茄子炒番茄
果然是牛人啊。。。不知道最后结局怎么样啊

戒网废号密码随机
这简直就是个大混混啊,没原则没立场,不过混的挺圆

与莲


茄子炒番茄 #2
果然是牛人啊。。。不知道最后结局怎么样啊


他很幸运地在十年浩劫之前死掉了


清晨枝间叶上的一滴露 细心呵护 只缘于一见如故
---------------------------------------
听雨楼长公子
说起民国牛人我首先想到了王闿运
百度之后才发现竟然是杨度老师,果然是师徒啊。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吃饭有害健康

感觉是个理想主义的文人,真的混混不可能这么乱混

十点钟就睡觉 #3
这简直就是个大混混啊,没原则没立场,不过混的挺圆

。
根据时代应运而生
聪明人啊
戒网废号密码随机


吃饭有害健康 #6
感觉是个理想主义的文人,真的混混不可能这么乱混
十点钟就睡觉 #3
这简直就是个大混混啊,没原则没立场,不过混的挺圆

怂恿帝制, 赞同共和,与康梁为友,给黑道做狗头师,能在这些对立面当中从容转身,这理想也太理想,太虚了点吧


我猜这个人是把这些俗事都看开了,真身藏在角落处追求某些东西,肉身做人做鬼也罢,俗就俗了,混个生活。


理**国
这履历,其中任一条都能够凡人奋斗一辈子了。。。

吃饭有害健康

蔡锷在遗嘱中说“湘人杨度,曩倡《君宪救国论》,附袁以行其志,实具苦衷,较之攀附尊荣者,究不可同日语。望政府为国惜才,俾邀宽典。”

十点钟就睡觉 #8
吃饭有害健康 #6
感觉是个理想主义的文人,真的混混不可能这么乱混
十点钟就睡觉 #3
这简直就是个大混混啊,没原则没立场,不过混的挺圆
怂恿帝制, 赞同共和,与康梁为友,给黑道做狗头师,能在这些对立面当中从容转身,这理想也太理想,太虚了点吧我猜这个人是把这些俗事都看开了,真身藏在角落处追求某些东西,肉身做人做鬼也罢,俗就俗了,混个生活。

四爷

操之过急之按B正交 #9
这履历,其中任一条都能够凡人奋斗一辈子了。。。


此言不虚 +1

仁义、忠义、正义
吃饭有害健康
在宣统三年(1911年)成立的“皇族内阁”中,杨度是统计局局长。杨度和袁世凯私交颇深,关系非同一般,又怀有知遇之感。他认定袁就是他要找的“非常之人”,而他就是帝师。当摄政王载沣要杀袁世凯时,杨度竟敢拒不草诏,冒死论救。武昌起义爆发后,他来到袁世凯的故乡,成为袁的幕僚。
吃饭有害健康
杨度是湘潭人。
现在提到湘潭,大家想到的几乎都是毛泽东,很少有人会想到杨度。
但是想当年,两人都曾是湘潭乡下的翩翩少年。
杨度长毛泽东近二十岁,所以成名比毛泽东早。
1914年,毛泽东20出头,还是一个在一师读书的小青年,
而这一年的杨度近40了,不仅是袁世凯身边的大红人,也是中国宪政专家,声名在外。
对于这个同乡的赫赫声名,当年的毛泽东自然是有所耳闻的。
据毛泽东在一师的同窗萧子升回忆:毛泽东“曾对杨度和他的政治行动感到极为兴奋和关切”。
或许,让毛泽东“兴奋”和“关切”并非杨度的政治主张,而是杨度为实现自己理想所付出的种种热情。
总之,这一年,毛泽东似乎从同乡杨度的身上,找到了一种我们后人难以琢磨的“共鸣”。
凑巧的是,6年之后,毛泽东与杨度之间,有了“一面之缘”。
1920年年初,毛泽东的岳父兼恩师杨昌济,病逝于北京东交民巷。
杨昌济生前与杨度是好友。
吊唁那天,杨度有感于逝者前的清贫生活,便著文吁请各界人士对死者加以帮助。
杨度撰写的这篇“募款倡议书”后面,列名了29位发起者,排在第28位的便是毛泽东。
由此可以推论,在恩师杨昌济过世的那段时间里,毛泽东与杨度定然有“一面之缘”。
只是,当时声名赫赫的杨度,并没有在意身边这个默默无名的同乡后生毛泽东。
又过了6年。1926年,杨度与毛泽东的好友萧子升成为了忘年交,
有一晚,杨萧对谈,聊到了毛泽东:
杨度问萧子升:毛泽东是否有才,是否会写文章,是否有人情味。
杨度甚至问到:毛泽东的字写的怎样……
总之在这一晚,杨度表现出了对毛泽东的极大兴趣。
杨度有二子:杨公庶和杨公兆,女儿杨云慧。
吃饭有害健康
肖子升回答杨度的问话说:“什么是才分?谁是天才?这是很难回答的问题。就我所知,第一,毛泽东对他所从事的任何事情都肯花功夫精心规划,他是杰出的谋略家和组织者。第二,他对敌人的力量估计得异常准确。第三,他可以催眠他的听众。他确实有惊人的说服力,很少人能不受他说话的影响。假如你同意了他的说法,就是他的朋友,否则就是他的敌人,就是这么简单。”
吃饭有害健康
唐浩明晚清三部曲
杨度
见附件
不用谢,请叫我红领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