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将会慢慢成为OL的热点词
今年北大附小为了修建游泳馆开始收高费片外生,收费标准20万-50万,负责人校长尹超,招生办严凤英,大家抓紧找关系,我知道20万的已经进去10多个了。
在西城——
如果您是官道(包括军队)的,且确实牛,那您该去实二、北京。
如果您是央企的(包括部分很牛外企),且非常牛,那您该去黄城根、三三、中古。
如果您的孩子是牛孩,且不怕折腾,那您该去育民、育才。
如果您有点钱或者在官道、央企上一般牛,那您就去北小走、奋斗、宣师一、康乐里。
如果您是普通老百姓,在西城有个学上就不错了。
千万别寄希望于裸考,您要能考上,您就能在中国改朝换代当皇帝了。
路子不硬,您参加共建也没用,您的作用只是分母。
别以为花点小钱就能上名校,想花钱就别不舍得。要么就别花。
别相信网上的“能人”,他家孩子还在地沟里趴着呢。
学区房是普通百姓的尚方宝剑。不让进就去告,难道没王法了!
别和周围人攀比,搞坏自己的心态。北京藏龙卧虎,没准你家隔壁就住着WJB的大爷
有道理
“不知道你要去哪儿,也不知道我要去哪儿,只记得失之交臂的时候我们就这样来去匆匆……”
——n年前写在毕业册上的话
"回过头去看看那些浸透在白纸黑字上的生动的悲喜,切肤地感觉到,在那样一个唯唯诺诺的苟且年纪,伤情似乎是装点生命的勋章,好像只有凭借那些,幻觉般的,被我们脆弱的主观承受力无限夸大的非难,我们才得以拥有热泪盈眶的青春。
尽管,生命中的温暖一直都与我们遥遥在望,而我们只不过是拒绝路过。"
当然,以你现在的阶段,理解这个需求困难很大
想进好点的学校,其实并不是从学习这个角度考虑的
小学初中是影响一个人世界观最重要的时期,小孩在这个时候跟别的孩子学坏了,你还指望能考上高中?
永不凋零的春天里,我听见了李莫愁的念去去
关于这个恰好是我长久以来一直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我想问你一个问题,所谓的好小学好初中是从哪方面来评价的?我想不外乎是学习成绩吧,好像没听过说一个学习成绩不好但其他方面都好的学校被人们普遍挤破头也要进,对吗?那请问学习好能给他带来什么世界观?学习好如何去培养他正确的世界观呢?
现在都是素质教育
小学成绩和升初中没有一分钱关系了.所以无法衡量老师的优劣.而不好的小学,老师的责任心很成问题
请问现在的素质教育包括哪些内容?用什么标准来区分各个学校的素质教育的优劣呢?
我说素质教育,是说没有东西来约束老师.这样不负责任的老师就多
环境不单单影响学生,也会影响老师.你觉得在如今没有升学压力的背景下,烂学校出好老师的可能性有多大?
跑题了,你所说的好环境我猜应该就是在这个学校有一个较好的学习氛围,有负责任的老师。对吗?
但是一般的学校你也不能说负责人的老师很少,以我的实际情况,我上小学初中期间还真没遇到什么不负责任的老师。
上好学校对孩子的影响我想顶多也就是学习方面的,其他方面好不好还不一定呢。要不然我问你什么是素质教育,你也不会给扯到老师负责上去了,对吗?
学校一般或者比较差的就一定在里面学不好习吗?
学习好一定好吗?它唯一的好我觉得也就是学习好了。
小学初中因为很刻苦的学所以成绩很好,但到高中就成绩大幅下滑的人我也见过不少。
有的人天生是学习型的,你不逼他,他也会自觉学的很好,不论是在一所好学校或差学校,或许,他在一所一般的学校里还能经常得第一,让他很对自己的学习有自信,进而学得更好。反之一所很好的学校他可能排名靠后,可能会信心丧失从而影响他的健朗成长,这种可能是有的吧?
小学初中也就那点知识,在一所好的学校为了保持领先或者不被落下,然后把自己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有必要吗?相反,小学初中正如你所说,是影响一个人世界观最重要的时期,一个成天死劲学的人你觉得会形成什么样好的世界观呢?他会不会认为只要学习好我就是最优秀的,那你觉得这个世界观是正确的呢还是错误的?如果他死劲学但成绩还很靠后,你觉得他又会形成怎样的世界观呢?
由此可见,你我都认同,一个人在小学初中的时候,是形成世界观最重要的时期;而我还觉得是一个人一生性格人格定性的关键时期。这个是自己学习好或者身处在一个学习好的环境所给不了的。所以,我不是反对去好的小学初中,而是觉得没必要。
关于如何让自己的小孩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健康有魅力的人格,那就是另外一个宏大的话题了。
想啥呢,我说了和学习无关了,是被别的小孩带坏的问题
被带坏你以为就是学习成绩不好啊?
你小学初中是因为有升学压力,所以会好好学.现在都没升学压力了,小孩子没事干的话,就容易出事
我打个最简单的比方,你小孩上学天天被人欺负,被抢劫,被人带去游戏厅打游戏,泡网吧.这就是好学校和烂学校的区别
上个一般或者不好的学校被带坏,这句话出现在你的第一次回帖里,为什么在这期间都没有提到,而是在第四次回复我的问题里才说你说的是这个问题?而且还不回答我针对你的上个回复所提出的问题?
一般的学校或者差点的学校会什么就一定会被带坏?你所谓的带坏是指什么?这个带坏你觉得一定就是不好的方面吗?你是根据什么标准来评价这种所谓的带坏的呢?即使这种带坏在目前看来是不好的方面,你怎么知道它以后就一定会让孩子受到坏的影响呢?
不是大家都说好的事情它一定就是好的事情,大家看来不好的事情就一定是不好的。就任何事情都有两方面,得自己去把握,把握好了,坏事变好事,把握不好,好事变坏事,这种例子不是有很多吗?
大家都太急功近利了,都抢着去追明显的好处,却对一些关键的影响一生的但是却是很不明显的一些好处看不到或者不屑一顾。
未必,而且这与上不上好的学校没啥关系吧
啊啊啊,能不能一般不要在发表后再修改帖子啊,小孩子没事干的话,就容易出事,这就是你的偏见了
我在7楼就提出来了啊
我没回答你的啥问题?
七楼不就是对我的第一个回复吗?没回答我第十三楼的问题。
被带坏的问题我在七楼就提出来了啊
13楼那么多问题,到底是哪个没回答啊?
哪个你想回答就回答哪个
这几个问题没有一个我想回答
因为和我讨论的没有一分钱关系.我早就强调了,选择好小学,和学习无关
我说的不单纯追求学习好为什么你会认为一定是那种抢劫打架的呢?我说的是要更注重培养他的性格人格,而不只是一昧的只知道课程的学习。我不知道是你一般喜欢把问题想得太极端还是习惯于偷换概念?
你说的没错啊,但是那只是你自己想象的美好画面而已
现实中,烂学校就是我说的抢劫打架啊
那和什么有关呢?你是不是又要说是素质教育?那请你回答我11楼的问题
我只知道花家地。
1.和同学,老师的素质有关
2.我根本无意讨论素质教育,提到素质教育只是为了告诉你现在小学没有升学压力
我的本意是不必花几十万进好的学校,但是这种烂学校也就算了吧。那就没什么可讨论的了。
你可以说,不好的学校里,出现带坏你小孩的机率只有10%
但是对于家庭来说,这10%落到你头上,那就是你家庭100%的悲剧.所以但凡有能力的人,都会尽可能地避免这个可能的出现.
有没有人知道,西安到底有没有学区房的概念?价格如何?
你说喜欢我的眼睛
就带走了其中一块
于是
我无法将拼图完成
这个过程会很慢很慢,而且不一定在OL上流行。一来,这里的很多孩子无法理解上个小学要那么费劲;二来,很多人来这就是瞎扯的,没想着解决正经问题。
你说喜欢我的眼睛
就带走了其中一块
于是
我无法将拼图完成
遥想当年,大家都还小得时候,哪有现在这么些事情。
家住企业生活区,就近入子弟小学、初中、高中,升学率几乎都是100%,同学的爹妈都是企业职工,大多都互相认识,家庭类似,家教相仿,坏孩子也不多。
一旦有孩子学坏,这家庭就抬不起头来,直接臭了……
爱一座城市,我想,大概是因为,在这座城市里曾经有你在意的人,以及发生在你们之间的那些故事;抑或仅仅是因为,你在这座城市停留过四年。
子弟学校确实不会有这种问题
现在社会问题很多.很多离异的家庭,或者经济状况不好,父母仇视社会的家庭等等.这些家庭出来的小孩,性格都有很大的问题,再加上现在没有升学压力,老师和学校都懒得管.
你是父母,你愿意自己的小孩和这样的孩子同班甚至同桌吗?
看来在大的国企工作还是有点好处的么,虽然工资不多,但是人文环境还可以。。
我要是父母,遇到择校问题,也确实蛋疼。。网上到处都是90后和00后的无解视频,真心害怕将来自己孩子变那熊B样,自己掐死算了……
上海的学区房也是无解的存在……
爱一座城市,我想,大概是因为,在这座城市里曾经有你在意的人,以及发生在你们之间的那些故事;抑或仅仅是因为,你在这座城市停留过四年。
交大附小没关系的8万,有关系的5万;
铁五小没关系的5万,有关系的3万5千元;
建大附小有关系的3万;
雁塔路小学3万;
育英小学18000--20000;
高新某小学也要8万
大学南路6W
为了孩子能上学,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带着板凳,带着被子彻夜排队。
其实我想说的是下面的,不用再讨论了:
在激烈的考试竞争中,很多家长陷入一种极度焦虑的状态。尽管还没有一抓即灵的方法帮助家长们改变,但在同样的教育环境中家长仍然有许多选择 口述/杨东平整理/周大平 怎样做父母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1919年鲁迅曾在《今天我们如何做父亲》一文中呼吁要“救救孩子”,当时的背景是新文化启蒙,要以割除陈旧传统的方式来为孩子成长开辟一条新路。斗转星移近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来讨论这个话题,又会产生丰富的联想。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文科学部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杨东平,就这个话题在一次教育沙龙中针对城市的家长提出己见。他特别提到,家庭教育在城市是过度、在农村是缺失。 输在了起跑线上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非常多的家训、家教经验,但今天许多号称爱孩子的家长之所为,非常典型地严重违反了基本的教育准则。具体表现包括: 认为在考试分数面前可以牺牲健康。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最新调查,中小学生的日均睡眠时间比国家规定的少了1小时24分,在全球范围内垫底。已经有科学研究证明,睡眠不足是导致儿童肥胖的最直接原因,因为儿童的生长激素主要在深夜的睡眠时间分泌。日睡眠不足9个小时的小学生,发生肥胖的概率是对照组孩子的四倍。 做人教育欠缺,削弱了诚实、正直的人格养成。中国传统的君子之教,培养人知书达礼、温文尔雅的教育空间被挤压。 许多孩子没有获得相应的生活自理能力。一些15岁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还止步于十岁、八岁的状态,离开一直依赖的父母就寸步难行,没有自己做基本判断和基本选择的能力。 忽视孩子的精神成长。许多家长热衷于给孩子提供各种课外培训班,认为学习好就完成任务了,却没有帮他构建一个充实的内心世界,没有给他一个精神健康成长的方向。 我们与日本儿童作比较就会看到一些差距。日本的幼儿园对孩子实行严格的人格养成教育,秋冬季节都要求穿短衣短裤。还有幼儿园要求家长准备不同尺寸的包和很多套衣服,以备小孩在不同的场合背不同的包去远足,以及为不同场合的表演换不同的衣服。三年以后日本小孩上小学时的自理没问题,而中国城市中不少七八岁的孩子还不会系鞋带。 日本的幼儿园不怎么进行知识教育以及所谓的综艺教育,而是通过过这个节过那个节,让每个孩子在各种活动中展示自己,在展示中学会微笑、学会向别人说谢谢之类的礼貌用语等,这就是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人格养成教育的失落 今天的家庭教育究竟失落了什么? 首先,是人格养成这个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在功利化面前被逐渐淡出了。 尽管学历和名校有时被看得特别重要,但关键时刻的选择还是把好的人品作为首要指标。比如家长评价女婿,比如企业招聘员工,都会把好的人品放在第一位。家庭教育最根本的是培养一个好人。 其次,性格决定命运。社会各行各业能够有所成就的人,归根结底都不是靠自身有限的知识,以及高学历之类,而是靠他的综合素质或称人格特征,即勇气、意志力、坚持、兴趣爱好等等。 再次,情商大于智商。美国有过对1000名成功企业家的调查,其中大多数人说到自己的成功,一部分说是出于爱好,一部分说是由于坚持。上世纪初,美国还持续跟踪调查过1000名智商在140以上的学生,50年后其中被社会认可的七八十个成功人士,共同的特点是都具有比较好的综合素质,是他们情商中妥善的为人处世、广泛的兴趣爱好、幽默的性格等因素共同支撑起各自达到成功的高度。 第四,家庭教育的基本价值在于帮助人发展个性和实现自我。评价一个人的家庭教育是否成功,要看他的青少年时,第一,能否与书为友,养成了一个阅读的习惯?如能与书为友,就可以保证他不会学坏。第二,能否在高中阶段形成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如果能够,就奠定了他自我发展和找到自我的基础。 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家长的权威性、引导性和家庭文化的传递性非常深刻。其中,父亲的榜样对男孩的影响特别重要,会塑造男孩今后人生中的形象和生活方式。此外,女孩形成自己的性别认知,以及对异性的基本判断能力也都是在家庭中完成的。 总之,孩子的人格养成和个性发展主要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对孩子提供的是一般的关注,不可能像家长那样一对一地发现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变化。发达国家的学校,特别注重为一对一的家庭教育留有足够的时间。 家长仍然有许多选择 今天讨论“怎样做父母”特别艰难,因为在激烈的考试竞争中,很多家长陷入一种极度焦虑的状态难以自拔。尽管还没有一抓即灵的方法帮助家长们改变,但在同样的教育环境中家长仍然有许多选择。 家长能够改变的是自己,包括一些不正确的教育观和教育价值。首先是要淡化分数竞争,不要迎合现在流行的应试教育的评价,尤其在孩子的小学阶段,考多少分真的没那么重要。安徽休宁是一个非常著名的状元县,历史上出过17名状元,现在正大力打造状元文化,而那17名状元却没有几个人知道他们的名字。 上海曾有位老师对所教过的每一届学生做过长达20年的定量调查,发现日后事业有成的,都是当年学习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对这个所谓“第十名现象”的合理解释,无非是那些好学生为了一种评价规范,把自己真正的个性丢失了,这个代价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提到起跑线上的竞争,中国孩子的起跑线已经从高考提前到了幼升小,不仅幼儿园都留家庭作业了,而且幼升小的考题还有一定的难度。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起跑线上的秒秒竞争只对刘翔重要。今天的儿童有很多没有输在起跑线上,是“累死”在起跑线上的。 关于亚裔学生的教育奇迹。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面试专家,面试过许多到美国考试的中国学生。他认为,对于每一个中国家庭创造的教育奇迹,都要耐心地等待后续篇章的展示。言外之意是拭目以待这种成功能持续多久。在美国16到24岁的亚裔女性中,华人的自杀率最高,其中麻省理工学院的亚裔本科学生自杀率是全美大学平均自杀率的三倍。究其根源,是在一种高压模式下和应试教育环境中形成的人格,缺少如何为自己负责,如何选择、判断和处理各种问题,如何自我控制和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他们的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又不愿求救心理医生,因而患有心理疾病的概率相当高。这种分析相当深刻。 确立平民教育价值取向 人生的圆满比某个时段的出彩更为重要。遗憾的是,今天人们每每把教育和幸福连在一起时,却将教育演绎在追求功利、上名校、满足家长虚荣心之类的肤浅层次。对于教育如何增进人的幸福,周国平有过一个简单的定义,即八小时内找到一件自己喜欢的且能够干好的事,八小时外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这就是全面幸福的人生。 这话实际是涉及了教育的两大任务,一是要让孩子的内心有声音,要有自己喜欢的事;二是要让孩子能与人和谐相处,善于交往、合作与沟通,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人。 家长的成功观、价值观需要转变。对于儿童,一是理解,二是指导,三是解放,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高尚的道德情操、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不被淹没的力量。这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当天写的,今天仍然可以作为当代家庭教育启蒙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 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陶行知提出的“解放儿童”,针对的是封建主义对儿童的束缚。今天,是现代社会了,但依然值得我们深思:只重视应试教育对儿童的压制和束缚的状况怎样呢? 中国的家长需要确立平民教育的价值取向。我们进入到一个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时代,今天就是以平常心培养合格的现代社会的公民,不要只求出人头地,而要为这个社会尽自己的责任。 与此同时,我们正在打造一个网络化的学习型社会,因此更有可能超越以往一次性学历教育对人的影响。我们已经有网络公开课程,有全世界最好的教育资源,一个人只要愿意学习,完全可以在终身学习的视野下规划自己,通过利用社会化资源自主学习达到成功。 名人的家庭教育观 有一个尚未引起家长们关注的现象:大多名人之后都平平淡淡,没有所谓成功过;而且名人作为家长也不要求子女出人头地、成为名人。老舍对子女的要求很低,第一粗通文字,第二不欺负人也不被人欺负,第三有一技之长,可以谋生。儿子舒乙成为中国现代文学馆的馆长,主要做一些文学研究和评论,退休后开始画画,所画的非常个性化的国画,经常提供给公益活动,他是个有丰富色彩的人。 傅雷是家庭教育中严父的典型,其“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的名言令人耳熟能详,由于对子女要求非常之高,使他的家庭教育差一点走向反面,傅雷晚年对此有很多反思。傅雷之子傅聪与今天的郎朗都是天才的儿童,都是在家长的“捆绑”下长大的。于是“天才儿童不打他也能成为天才,否则打死他也成不了天才”又成为家庭教育的一个新话题。 叶圣陶的名言“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非常发人深省。孩子都是一颗没发芽的种子,最后长成什么,不完全是家长的意志决定的。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善待儿童的最好做法是顺应自然,家长的智慧应该在这里。 首先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健全的公民,要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有家庭的责任,可以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改变,这是我最想对中国家长们说的。在大环境暂时改变不了的时候,面对“是给孩子提供一个避风港还是第二战场,是让孩子多睡一小时还是多上一门课”的问题,家长们的选择至关重要。瞭望:我们今天怎样做父母
我们今天怎样做父母
如果不自己联系,就要等着分配,等人家别的学校都招完了,看看哪里有空的,再给你分配
那黄花菜都要凉了。
不是所有小区都有配套
我前天听说现在中三剩余的几个名额已经叫到40多万了
三年下来48000
然后就是高中初中小学的传承关系,进重点小学,以后升重点初中的机会就大,然后再升重点高中的机会就大
重点小学/初中等并不一定是学习成绩多高,而是师生平均素质高,活动多,机会多,这些在以后升学的时候都是加分的
北京的娃,也就高考容易点。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西安的情况是一样的,全国基本都差不多
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重要,小孩爱不爱学习、性格什么的受家庭影响更多些。因为我就是这么过来的,这是我的认识。所以,对于养小孩,没能力教育好又不想承担教育不好的责任,干脆就别养。怕小孩学坏,在家里就不会学坏了吗?在好学校就不会学坏了吗?
听妈妈的话,乖乖长大。